以基层减负促进实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总书记殷切的话语,深刻表达了对基层干部的关怀。要避免文山会海式的形式主义作风,真正让基层干部有时间、有余力去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要坚持戒虚务实,形成良好风尚。各机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的精神内涵,要避免盲目攀比,追求面子工程。要精准对标本地区本领域发展实际,提出科学目标,要保障前进道路的正确性,道路错了一切都是瞎忙活。不切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基层被迫变着花样填表格、造数据,产生一些虚假浮夸的“数字政绩”“泡沫政绩”,会造成少数人“一时的冲动”成为基层干部“长期的包袱”。

要抓住“关键少数”才能引领“最大多数”。上级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把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等浮躁心理和急躁心态压下去,坚决摒弃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的包装作秀、肆意妄为的任性折腾,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直到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要坚持“质效并重”、敢于“动真碰硬”。要聚焦抓根治本,坚持质量与效率并重,避免“整改—反弹—再整改—再反弹”的怪圈。一方面,要坚持下基层、看堵点、听实情,了解基层实际“承载量”,整治减负“沉疴顽疾”。另一方面,要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从源头上杜绝出现“新瓶装旧酒”现象;要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让他们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于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有力引领保障新征程蹄疾步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