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脚布",相信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大脚布"其实是一块长约两米,宽五十公分的白洋布。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只要缝纫机在四个边缝一下就成了一块"大脚布“。我家有两块"大脚布”,爸爸一块,哥哥一块。而我从小到大不曾拥有一块。
因为"大脚布"是作为成年男人在农村劳作时的好帮手。它象大多数男人的烟斗一样是须臾不离左右的物品。我那还小,等我长大了,"大脚布"也退出了我们的视线,成了一种对儿时的回忆了。
"大脚布"其实就是在农村洗脚后,用布擦干的意思,我们家乡诸暨的土话说"大脚"就是洗脚。"大脚布"不但是洗脚布。它还有很多用途。
记得我小时间"大脚布”在农村劳作的男人几乎每人都有一块。夏天双抢时(双抢是指既收割早稻又插种晚稻),去田间无论割稻还是种田,"大脚布系在腰间既可以作为腰带也可以护腰和增加腰肌力量的作用。当看到那些腰系"大脚布"吭唷吭唷"挑着一、二百斤重的谷担或秧苗。走一阵就用"垛支”支起担子歇一阵,同时可以腾出手来,摞上腰间的"大脚布",这时"大脚布"就是毛巾的作用了,擦一把满头大汗,再用布头扇一下额头,可以减轻一点夏日的酷热。
我爸爸用的"大脚布"。因为用久了已经看不出它的本色了,只是看起来有点象淡黄色。爸爸的"大脚布"有股淡淡的烟味,这和他长久吸烟有关。我记得第一次学游泳,是在池塘洗澡时,他直接把我扔进水里,任我在水里挣扎扑腾,呛了几口水后,我学会了狗爬式游泳。爸爸把我从水里拎起来,扔给我他随身带的"大脚布"。我拿着宽大的"大脚布”擦身上水珠,觉得象浴巾一样舒服,它让我忘却了刚才水里扑腾时的紧张在恐惧。让我感到了真实的安全感。
爸爸的"大脚布"也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劳动时都带着,生产队在农忙时开夜工,晚上发的月饼做点心,他一定会舍不得吃,解下"大脚布",小心地里面用纸,外面用"大脚布"包着省给我们吃。那晚的月饼特别好吃!
他上山砍柴也会带着"大脚布”,上山砍柴必带三样工具:冲杠(两头尖尖用厚铁皮包着,有点象红缨枪的枪头),:戳在捆好的木柴,用来挑柴用的;勾刀,砍柴用;垛支,撬在冲杆上做杠杆作用,可以减轻冲杆上的重量,也可以半路休息时把木柴担支住小歇一下,外加两根麻绳。这时的"大脚布"会包上干粮,以备砍柴时填肚。砍柴的地方很远也很幸苦。在砍柴时如果看到野笋或野果,就会用"大脚布"包好扎牢,随着柴担一起带回来……
"大脚布"就象万能布,还可摊在田头地角,或坐或躺,或在上面放干粮吃。它既可擦汗、遮阳、当袋、当绳,也可以当浴巾、当裙子……据说以前还有姑娘当定情信物,可惜我那时还小,不懂情为何物?那时看着哥哥有,我还嫉妒哥哥……
随着时间的流淌,我也长大成人,进了城市工作。而"大脚布”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我不曾拥有一块"大脚布",但"大脚布”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它见证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变迁,和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大脚布"也为此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在农村都富裕了,再也见不到"大脚布"了,但"大脚布"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