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技金融公司必须自有资本金,而且自有资本金还是基数比较大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跟网民要钱,不能搞什么众筹,就是你的母公司。比如马云要搞花呗、借呗、科技金融贷款公司,也就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拿钱,给他几十亿上百亿做资本金。
科技金融公司的资本金要大,为什么?
一个合法的金融小贷公司在一个街道乡镇里边,覆盖一个乡、一个街道差不多,但互联网的金融公司一旦确立了,它的辐射范围就可能是一个城市或者是几个城市的一个地区,甚至穿透到全国,所以它的贷款余额会很快增长,资本金就要跟贷款余额大体上1:10要相匹配,所以你资本金相对要大一点,门槛要高一点。
这是第一条,自有资本金,而且是比较大的自有资本金。
第二条,从资本金到贷款余额之间总是可以1:10放大的,你有10个亿就可以贷款100亿,你有30亿资本金,你可能放贷300亿。
这个时候,资本金到贷款余额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杠杆,杠杆的钱,你不能像P2P那样,你应该是跟商业银行借,商业银行1:2、1:3,你有10个亿能借你20多亿,这样你就可能形成30多亿资金。
这也是个杠杆,来了20多亿,然后你放贷,20多亿放了以后形成贷款余额,你就ABS到证券市场,说垃圾债也好,别的什么债也好,反正ABS债券,贷款债务证券化。
这个放一圈,30亿贷款转一圈就是30亿的债券,30亿债券来了再放一圈,又放贷款了,又转一圈又可以30亿。你如果有个三次,三三得九,就出现了100多亿了,所以这个意思就是,在合规的国家市场上去杠杆融资。
第三,合规的资金不许超过资本金的10倍。
也就是,你杠杆ABS转一圈,也就是一倍,转2圈就2倍,转4圈就变成4倍,4倍你跟银行一放大,银行已经把你的本金放大了三倍,3×4就是12了,如果网络贷款在市场上贷款周转很快,你来了100亿的钱,你可能10天就放掉了,放掉以后又到证券市场又去放一转,一年赚了10次,你100亿就变成1000亿了,你的资本金本来只有30亿,银行一贷款变100亿,100亿ABS周转了10次变1000亿,你的杠杆比是多少?
在这个时候,因为是互联网,ABS来的钱,真是十几天就放光了,放光以后再转一圈,有着他们放的,你知道放了多少钱?
那时候我在全国人大,突然看到报纸上说“一行三会”冻结了一家互联网展巨头的网络贷款公司。
我一看材料,说他们3000多亿,我知道他们只有30多亿资本金,荒唐!怎么放了100倍。
过了几天我打电话问重庆金融办,我说,你们这个事怎么处理?
他说,三大监管部门在争执。
人民银行说,随便你们怎么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你放大100倍总归是错误,所以要停掉。
银监会说,在我的系统里,他来了30多亿,我借他50多亿,一比二点几,完全合规,没问题。
证监会说,在全世界的ABS里(注:ABS融资模式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底层资产如果是100,放一圈,ABS拿了100过来,又变成贷款合约,又可以放一遍,没有说过只能放3遍、4遍、5遍。
所以他只要每过一遍,放30遍(因为是互联网周转快)也不违反任何管理规定。
后来我听了以后发表意见,这是神仙打架啊,每个监管部门都没错。
我说,人民银行说的对,千说万说那1:10的杠杆也不能突破,资本充足率的杠杆不能突破。
第二,互联网的网贷跟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网贷不同,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如果要把自己的100亿放出去,放了一年,他(通过)ABS又来了100亿,同样要花一年。三年一过,它原来第一层次的底层资产100亿已经收回了,所以在传统金融系统里循环不了100倍。
在互联网里边,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转得飞快。所以我就跟证监会说,应该给互联网一个约定,最多不能超过4倍,就是不能转4次。后来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就规定不要超过4倍。
后来马云他们跟我讲,说“我们商量下来4倍也不要,你给我们3倍,我们就做3倍。”
所以他现在第一,在 ABS上面控制在三倍以内,银行这边控制在两点几倍,两点几倍乘三倍,差不多在10倍以内,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你既然已经做成了几千亿的贷款,那资本金就要追加,不能说30多亿做到100亿,做到1000亿了,(资本金)还是30多亿,按照1:10来算要加到3百多亿。
我当然高兴,把资本金从30亿加到300亿放到重庆来是好事,现在马云他们的花呗、借呗注册在重庆,就是360亿的资本金,乘上个银行的两点几倍,这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则,杠杆比不能超过。
第四,要对场景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信用要能够保证。
第五,对贷款的对象一定是自己的客户。所以花呗是面对淘宝网上的B to B的小客户,借呗是专门面对支付宝上的各种家庭,就是拿手机支付宝在付钱的,比如你每个月付3000块,如果你要借1000块,就没问题,因为有场景。
这5条原则就有场景,有深度地安全挖掘对客户的分析,然后有各方面的资本金,又有合理的资金来源,还有就是总的杠杆不要超过10倍。只要做到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就没问题。
03 按照五条原则搞的网贷
不良率比信用卡还低了一个点
当年2013年的时候,马云到重庆来,我跟他两个人吃饭聊天。
我问他“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事想做还没做成?”
他说:“我想搞个贷款公司”。
我说:“你是浙江的老大公司,贷款公司地方政府就能批,这有什么难的?”
他说:“我们浙江义乌、温州这会小贷公司在整顿,全部冻结了。”
我说:“你如果到我这搞小贷公司,只要不搞P2P,我三天就帮你全部办完。”
然后他就办了两个,这两个一办,现在蚂蚁金服公司100亿的利润,45亿利润来自于重庆那两个小贷公司,所以这还是他一个吃饭的家当。
这个事做了以后,全国前50位的互联网大公司,都是可以搞点网贷的,我把它们都拉到重庆按这个办法来,所以重庆居然有全中国网贷余额的60%。我们全国的正常网贷公司(不是P2P)就有70多家,有1万亿元,而重庆就有6000多亿,占了60%,所以说网贷的中心地在重庆。
我可以这么说,按照5条原则搞的网贷,他们的不良率在平均去年年底是3%不到2.7%,信用卡的不良率是4%,不到3.7%左右,所以比信用卡还低了一个点。
我讲这个话的意思是,大家也不要因为P2P就把网贷给废了,这是两码事,但是要遵守纪律,这是我讲的第三点。
04 金融科技核心是产业互联网,不是网贷
产业互联网有61万亿市场规模
今天要讲的最后一点是想说明什么呢?金融科技核心的基础是产业互联网,还不是我们刚才说的以消费互联网为基础的网贷。它核心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而不是一般的网民。
在这个意义上,很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到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我们可以把它叫成一个复杂的名称“产业互联网金融”,这是真正的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的载体。
讲这段话的里边可以讲6句话:
第一句话刚才已经说了,在5G背景下,产业互联网会风起云涌。
因为在4G、3G的时候,互联网作为生活中的互联网,(有误差)没关系,但在机器产业自动化的体系里,有一个毫秒的时差就可能造成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或者各种事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5G背景下产业互联网真正有了生命的基础,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它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光我们中国几百个行业里比较形成供应链的工信部比较明确的61个行业产业链的市场规模,每一个规模都会有1万多亿,61个就是61万亿,这是一个概念。
这61万亿如果一但构成产业互联网,有个2~3%的利润或者效益出来,就产生1万多亿。那1万多亿的效益,如果股票市场市值去评估是20倍的话,那就值20万亿的上市公司市值,这一块蓝海只是刚刚开始。
05 消费互联网已经到了天花板
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
要话说回来,我们过去10年、20年的消费互联网从2014年以后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实际上已经上了天花板。2003年、2004年到2013年、2014年每年可以翻两番、三番的,但是现在涨得很慢,现在互联网活跃公司的数量增长也进入了拐点,下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消费互联网的企业以马云、马化腾的企业为标志,在世界上做到了极致,规模是最大的。但是中国在产业互联网上,相对来说现在还没有什么企业崭露头角。
大家注意,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50%的市值是被那7个跟产业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包揽了,也就是说这7个产业互联网公司的市值等于美国最大规模的20个上市公司市值的50%。
中国还没出现这个现象,所以我第一个要讲的是5G时代形成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现在是个巨大的蓝海,上市公司企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06 不能用消费互联网成功模式
去推广产业互联网
第二个概念就是要讲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有什么区别?产业互联网的标志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景。消费互联网的场景是老百姓生活、消费、娱乐的场景。
第三,产业互联网对应的是 B to 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各种三角关系网络。消费互联网是人对人,C to C或者B to C等等。
第三,产业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是定制的模式。就是说玻璃行业跟服装行业,同样一个产业在产业互联网里边的流程特点是不同的,汽车行业和医疗行业当然也不同。这个和消费互联网里13亿人是一种特性、一种模式,对100万人有用就可以理解为对1亿人也有用(不同),所以它们一个是标准化的机制,一个是定制化的机制。
第四个特点,产业互联网是不断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消费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提高流量,它不管你效益怎么样,流量好,流量大,哪怕赔本,照干。
再有一点就是产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提供的是以各种公平、公正平台服务共享的活动过程。消费互联网是由某种垄断性或者差异性来体现它的服务,总之这两个方面有不同。
进入产业互联网以后,我们的企业不能用消费互联网成功的模式去推动产业互联网,这会上当,肯定是走不通的。
当然马云和马化腾也在从消费转向产业互联网,也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情。阿里巴巴上个月把我叫去,让我跟他们集团中干以上的人讲一两小时的产业互联网讨论。然后我有一天晚上也跟马化腾聊天,从晚上10:00聊到1:30,也是聊这些事。总的来说他们也都在注意转型。
不管是新启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还是原有的消费互联网大公司转轨,都要注意两种公司、两种网络,它们工作方法是不同的。
07 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产业链结合后
形成信息为金融企业服务
再有一点,产业互联网跟金融结合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这样的一个平台公司将是今后科技金融的主战场。所以今后只要说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就是应该研究产业互联网金融。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解释,比如说供应链金融。
在八九十年代讲到供应链金融,那时候我们刚刚改革开放,我做经委主任,讨论供应链金融,大家比较羡慕的或者在作为模范的就是日本的主办银行。
比如说是专门为重化工的,那这个银行就专门和重化工的100个、200个、300个大大小小的企业打交道,整个行业特性它就非常了解。
但是主办银行的真正工作方式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化工,或者集中在汽车等某个行业上,工作人员对这个行业都很熟悉。但是它的工作方法还是点对点的尽职调查,银行对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反正是尽职调查,调查完了觉得可以授信,可以贷款等等,无非是效率高一点。因为它是主办银行,专门研究这一个行业。
供应链金融在当时是主办银行制,新世纪以来,供应链金融进入了2.0版本,变成了应收应付账款的供应链金融。
往往应收应付账款是跟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有关,供应链上如果有100个小企业,它把这个产品中间品提供给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拿到以后,以它的地位押人家三个月的货款,就形成应付账款,应收应付账款形成的流量,中间有的货在仓库,有的货已经到生产线,就有个仓单质押。
中国现在银行账户上作为应收应付账款的有40多万亿,在这个意义上,供应链金融在这40多万亿里边游走,某个行业龙头企业,如果有5000万、5个亿的应付账款,本身就变成一个质押物。
所以金融单位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再把100个、1000个中小企业尽职调查都要去做,它只要确认有应付应收账款,有质押物,龙头企业一确认,它可以摧枯拉朽的把这一个行业中几百个企业的贷款都可以解决掉。
这样已经使得工作量大大减小,变成应收应付账款上的供应链金融了。 这是2.0版本。
但供应链金融也要防范,万一龙头企业倒闭了,那一倒稀里哗啦全倒闭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风险,像三高、捆绑式贷款。前几年一个行业大家捆绑在一起,你说银行倒也很放心,一坏账,一个行业一起倒闭。
现在,当这样的金融跟产业互联网结合了,这一个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和金融结合在一起,使得金融和整个产业链的每个中小微企业每时每刻的状态、每天的流量、每天的货单始终掌控在自己手里,都不是人要去尽职调查,而是信息汇聚,形成了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信息链。
信息链一赋能就变成了一种金融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讲,它就出现了供应链金融3.0版本。它也不是靠应收应付账款,也不是完全靠尽职调查,也不是靠龙头核心企业的担保,它已经跟金融产业链的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了。
所以,当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产业链结合了以后,形成了信息,它为金融企业服务了,就有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