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与贵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是古代圣贤的理想和追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说,富与贵,人们都喜欢,贫与贱,人们都不喜欢,但是不符合道义取得富贵,我宁愿不要。《中庸》谈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上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向内求。安心于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悠然自得。
所以圣贤不排斥富贵,只是把富贵看成身外之物,对富贵和普通人有不同的认识而已。孔子主张:“庶之,富之,教之。”“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让老百姓人口先多起来,富起来,再教育他们,由外而内。管仲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生存、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才是社交、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物质需求是基础,低层次需求,精神需求才是高层次的需求。
福与贵基本上属于物质需求,外部的,仁义道德才是更高的精神追求,是内部的。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要我们做大丈夫,我们的快乐应该来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里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的追求是根本,财富的追求是次要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财富是用来修炼自己德行的。所以儒家追求的富贵,不是外部的物质财富,而是内部的道德品质。
孔子推崇的颜回,德行科第一。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温饱都成问题,但是,他还是能够安贫乐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高层次的幸福快乐!这是儒家真正的富贵!再看,现代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科学家,物质条件这么艰苦,环境这么恶劣,靠为国为民的精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才是真正的富贵!
真正的富贵来自于你的内心,来自于你对他人和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