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笔记
1、经济学家的好坏之分
坏的经济学家只能看到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兼顾那些只能通过推测看得到的后果,也就是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2、破窗理论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理解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把看不见的内容让我们看到。我们先看一个破窗理论的故事。如果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是觉得不好,我一直是这样觉得的,破窗的主人因为破窗遭受了损失。这是社会资源的耗散。可是却有人说,因为窗子破了,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窗户,刺激生产。制造窗户的工厂接到订单,有了钱可以去买其他的东西,也就形成了整个经济链条。有破坏才有进步,破坏本身是好的。你支持这个说法吗?我觉得有些可笑。
但是,有时候社会经历灾难,比如说飓风、地震、海啸,总会有经济学者走出来,说这个灾难虽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它又为下一轮就业和GDP增长带来了机会。如果这样说的话,灾难兴邦咯?如果多难能够兴邦的话,那些避免了灾难的国家,岂不是吃亏了?
为此,破窗理论的变种:变种之一,国家发展走的弯路、变种之二,工人就业使用先进机器新旧替换;
3、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看不见的东西
人们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看不见的东西,当然,关于看不见的,有两层,有时对社会有利、对个人不利,比如说汽车出现后,社会的效率提高了,但马车夫的家庭可能蒙受了损失。该怎么解决?还有一个问题,绝对不是说看不见的就一定比看得见的因素重要。
经济学关心的一个最核心问题是比较和选择,而要做好比较和选择,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看见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东西。
二、小结
忽然想结合自己的工作来举例,我是一名产品经理,经常遇到需求变更,在做判断时,直接能看到的是,变更需求,很有可能延后项目进度,延后项目进度会影响上线,项目组可能要背C;但是,其实不能直接看到的是,不变更需求,明明需求目前不合理,却要继续往不合理的方向去做,项目准时上线,但是出来的项目效果却大打折扣,项目组可能还是要背C;所以,我们在考虑的时候,是考虑这个C,还是那个C呢?而当你看见更多看不见的东西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