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读书笔记(十八)

18.独立不能只是理论,要付诸行动

犹太文化中有一种可贵的行动意识,即做任何事情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要付诸行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一样的,父母早早让孩子明白付诸行动的重要性,并且用各种方法“强迫”孩子独立。

在一些犹太人家庭,孩子的零花钱大都不是白拿的,一般都事先做出规定:你做多少活,给你多少钱。以此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有的家庭甚至没有规定,让孩子自己到院子里去走走,自己去找有什么事情可做的,然后和父母商议:"我可以做啥,你要给我多少钱。"这是一个完整的"谈判"过程。孩子们为了挣到零用钱,四处寻找"需求",然后来找父母谈判,应该付多少钱。这样,孩子们的"独立运动"没有停留在理论阶段和虚假的预演活动中,从小就学会了"提案"和"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早早地就实现了"经济独立",也为精神独立打下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推崇孩子独立品质的培养,但是却仅仅理论说教,孩子也仅仅是浅尝辄止地体验,并没有付诸行动。比如有的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是连买衣服都包办。每次买衣服都是妈妈跟着的,买什么样子的衣服,如何搭配都是妈妈说了算。这样的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轮到自己拿主意了就变得十分艰难,正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怎样引导孩子将独立的宣言付诸行动?犹太父母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些话不要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你就需要为他提供独立做事的条件,改掉自己什么都插手的毛病。在孩子面前,犹太父母绝对不会说这些话:"如果你需要什么,就来找我,我在这儿等你。""我会有办法的,宝贝。""我会让那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会的,放心吧。""你累了,宝贝,去睡会儿吧,我给你做。"一切体现父母溺爱、包办、保护的话都不对孩子说起,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我必须自己完成,因为我妈妈不会帮我",从而开发出孩子的独立品格。

让孩子明白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古代的一位拉比曾经说过:"好事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但是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因为无论是将事情推给别人,还是将事情归咎于环境,自己的责任仍然是存在的。犹太父母教育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正直、自尊、独立,不依赖他人。另外,孩子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在处理所有事情时都小心谨慎,在认真思考权衡后再做出抉择。

让孩子在家庭中担当一定的角色。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让孩子担任一定的"角色",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向这个角色靠拢。有一个实验,是从小学5年级的一个班中挑出8名在班中地位较低的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一个学期后,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并且这些孩子在自尊心、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影响很大。假如父母委托孩子负责监督家庭的卫生工作,对家庭成员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提出要求,可以培养、锻炼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坚持力。

总之,独立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阶段,不能只停留到理论阶段,父母要真正懂得放手,让孩子付诸行动,参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

制定规矩小参考

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不能只停留在周末参加某项活动上,应该建立长效的家庭机制。比如,为孩子准备两个储蓄罐,一个是家庭账户,一个是自由支配账户,让他们通过做家务挣钱,挣得钱一半存入家庭账户,一半存入自由支配账户。自由支配账户的钱,他们可以随便花。但是家庭账户的钱,每半年去银行存一次,由父母管理,作为他们的教育健康基金。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做事的自主性,增加他们的自豪感,为精神独立打下良好的基础。(05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