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小脾气

早上,孩子醒了,在床上玩,我去洗刷,女儿有些不高兴了,以前高兴时会自己从床上起来,屋里到处跑。

今天却在床上喊“妈妈,你在干么呢?”,我在刷牙,因为回应不及时,听到她不满的哭着,我回来后开始对我发脾气,躺着床上用脚不停地踢我,我忙说:“你踢我是撵我走吗?”,做着要走的样子,她仍又哭又蹬的,我猜测她可能是因为受到忽视而不满,却不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只会通过哭闹方式的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我想着如何让她安静下来,逐渐靠近他,告诉她,“妈妈去刷牙,没有陪伴宝贝,让晴晴着急了,现在我不走了,我们一起玩吧”。还好晴晴慢慢不哭了。

现在想想,孩子发脾气背后有很多原因:

1、可能是受到忽视,需要陪伴

2、不能很好的认知、管理自己的情绪

3、可能是因为犯错,逃避责任

4、想要什么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用哭闹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

5、用发脾气的方式与某种现象对抗,发泄不满,争取某种权力

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情绪。必须分清楚原因,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恰当处理,不断总结经验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指出其中的弊端,提升孩子管理情绪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鼓励孩子发脾气。特别是因过于溺爱或过于保护造成孩子乱发脾气时,也不能无限制的满足孩子。

关于提高孩子认知、管理情绪的问题

告诉孩子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帮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命名。

正面的:开心、兴奋、自豪、舒适

负面的;难过、生气、苦恼

其它的:孤独、担忧、失望、困惑、不安

认识、表达情绪要学会描述情绪产生的场景,关键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然后教孩子感受他人的情绪,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描述“今天家里的氛围怎样”。

如“昨天起床时我有些生气,因为没有看到妈妈;今天起床时是平静愉快的,我告诉妈妈我做了一个梦,幼儿园给我的积分币都长脚了,追着我跑”。

感受场所、情景不同带来的不同情绪,在繁忙的街道上,在幼儿园,在公园等。

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做到:

不压抑:疏导比堵重要

不分散注意力:直面比逃避重要

不贴标签:情绪不好不意味着人不好

不谈条件:父母的爱不只是在孩子情绪好时才展现,孩子情绪不好恰恰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