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表达价值观,有时候比较清晰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本文称之为个性价值观。很多时候却是相反,说话者没有清晰表达自己的态度,仅仅是提出了一个“事实”,我称之为表达了未分化的价值观。例如,你听了半天,还不明白别人到底讲这个事儿是何用意,是什么意图,看不出他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自行脑补,不仅误会了对方,而且也会自寻烦恼,因为你找不出证明它的理由。
关于个性价值观,举个例子:有人说了一段话:如果这个事情这样处理,我接受不了。我希望这个事情对学生、对学校都好处,而不是你们仅站在学校的利益上,不顾学生的感受和由此带来的结果 ……这表达了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公平、同理,说话人不希望偏颇、短视,由此损害他方利益。
关于未分化的价值观,举一个例子:(老公讲)昨天我出去办事,车上两个人为加不加油有段有趣的对话。一个人说,油不多了,前边有加油站加满油,这样不担心天冷抛锚增添麻烦。另一个人说,油还多着呢,跑个来回都没事。后边说话的人当时正在开车,不久后车子路过了加油站,他一脚油门就甩站而过……
你可能还在迷惑,(老公)讲这个事是什么用意呢?没错,这里看似没有表达什么,但这段话里包含了某种价值观。他讲了人与人的不同,这可能就是他要表达的观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见怪不怪。他说给听话的人:你包容也好,对着干也好,关键看你怎么应对了。这种价值观的表达就非常含蓄,需要你有耐心,仔细聆听,不断澄清。因为,可能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注意到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是未分化的价值观。他没有说自己的看法,只提了一个现象,觉得很有趣。有趣,就是价值观的特征。
有人会说,关注未分化的价值观没什么意义,也弄不清说话人的态度,何必小题大做。我反对。因为,人类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产生了非常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它们都有可能被人们接触到。在网络化的今天,这种接触机会更多,潜移默化,人们就对某个现象产生了兴趣,虽然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它已经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这非常符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如果深入去发问,引发有意识的关注,这种未分化的价值观,才会变为个体坚持的价值观,或者抛弃的价值观。
个体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懵懵懂懂(未分化),如果这时候家长、教师加以引导,寻根溯源,或许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下一次,当你对他人说的话莫名其妙的时候,你可能就碰到了对方的未分化的价值观,如果可以,你可以深入探究一下。在亲密关系、亲子相处之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可教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