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呢?首先,先秦指的是东周春秋战国之时,是中国文化奠基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这一历史阶段所确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质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作品有很多,包括上古歌谣,神话,《诗经》、《屈原》、《宋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老子》、《论语》、《墨子》、《荀子》、《韩非子》。其中,在中学时期我们就学习了《诗经》中的《关雎》、《氓》、《采薇》和《蒹葭》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诗作,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学习了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世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了。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到如今,我们已经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时代,我们可以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更要学会珍惜。
我们还学习了屈原的《离骚》,这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长诗。他把高远的“美政”理想和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都熔铸在了诗中。屈原的爱国之情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代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价值准则。爱国才能承担当代赋予的使命,我们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合格公民。还有《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鱼我所欲也》,使我们懂得了缜密纯熟的辩论技巧,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评其它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
《庄子》中的《逍遥游》描述人生中的逍遥境界。庄子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我,无欲无求,无私无虑,与道冥一,才能达到逍遥之镜,。也就是忘却外物和天下,忘却自身的肉体和精神,空无一切,以实现无物累也无心累的人生境界。这就是“无己”“无功”“无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怀抱一颗平常心,无论是遇到困难,挫折,压力,若保持一颗平常心,则可以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面对名誉地位,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失败,不要忧伤,也不要自暴自弃,把东西厄运看远些,看开些。如此,便可以获得心灵的祥和。
学习了《劝学》使我们懂得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会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要一味的死学,要学会借助一切有利的工具。
先秦文学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璀璨的诗文作品上,也体现在那些散见于作品中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上。对后世的文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