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排第一的答案有句话彻底弄拧了:
如今远离自然的生活让人们对返璞归真、自然简约有了更多渴望
先不论这句话是否成立,就算它成立,“自然”与“简约”也是彻底对立的。简约式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几何图形、纯色块(包括纯黑、纯白)的大量应用。而标准的几何图形、纯粹的色块这些最“简约”的视觉元素,是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出现在自然界中的。这些完美的、单纯的视觉元素,恰恰是离自然最远的存在,是完全的人类理性的产物,是反自然的。
接下来回答“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喜欢简约的设计”。
1.
是的,这确实和我们身处的环境、时代有关。虽然常见的说法是利基化越来越严重,当前世界仍存在少数类似于“时代精神”的主流思潮、概念。简洁(simple,简单,简约)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的主题之一。
我们使用、身处其间的技术、环境、人造物,在顶盖下面/墙壁后面越来越复杂,不仅难以理解,甚至只是看着就会让人眩晕;而与我们接触的界面,却越来越强调直观、简洁,“所见即所得”。在短暂的自然材质比喻风潮后,抽象的、纯粹的“现代风格”开始再次占据了主流。这是美学的选择,风格的选择,更是我们在这时代中、面对环境的选择。
2. 现在的这种内繁 vs 外简的对比是如何形成的?简而言之,这是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必然产物。
当自然是世界的主人时,寄居其上的人充满敬畏,行为逻辑是:求得自然接纳。可以依靠的是彼此,乐趣也来自彼此。你就是我,我也是你,以一个身份面对自然,牺牲你与牺牲我没有分别。当人(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时,人成了欲望的代言,行为逻辑成了:通过自然满足欲望。此时可依靠的,成了自己和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帮我治病的,不是那个沟通自然的巫师,而是医生拥有的专业能力。你不再是我,我也不可能是你。每个人独自面对自然。
一个独立的人,只有概念可以依靠的人,相比可以依靠一个个拥有能力的同类的人,对工具、科技的要求呈现了指数式增长。自得其乐需要的,也比众乐乐更多。同时,独立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使得纯人造的空间——城市出现了。城市和分工后的工厂群伴生出现后,消费被创造出来了。消费不是人的必需品,而是欲望的产物,也是分工+城市这种人类组织形式得以运转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资本和消费驱动的欲望社会里,物品(things,东西,gadgets,technology,科技,工具)极大的丰富。
数量如此丰富的物品,开始产生进化;目的相似的物品之间,产生了进化压力,于是开始竞争。进化的结果,是一件物品的功能/目的逐渐两极分化,或是单一,或是庞杂;竞争的结果,是相同功能/目的的实现越来越完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
物品本身没有能力进化,必须借助人的力量。于是上述无论目的单一还是庞杂的物品,都要更好的吸引人。吸引人的手段,就是让自己和人接触的那一面,讨好头脑简单、容易走神的人,显露出简洁的样子,再提供越来越短的回报机制,把他们留住。
3. 为什么简洁的界面就更吸引人?我认为有三个字比较重要:懒,笨,快。
人天性是懒的。这是统计结果,不是普世结果。虽然无聊也是问题,但相比“有聊”(有意义)来说,还是“不无聊”(除了无聊之外,任何状态都行)更吸引人。所以在物品尚少时,人一旦越过了生存的底线,就在躲避无聊的驱动下给物品的自然界面加上了装饰;到了物品丰富、甚至过剩时,加上自然和装饰的动力就不足了。
不仅加入的动力不足,这些属性还可能成为吸引人的阻力。因为人的脑容量非常有限,与物品目的无关的界面元素,会影响人理解、接受物品的效率。失去一个人,物品就少了一次进化的机会。
简单不仅是为了留住人,更为了击退其他物品。物品的生存竞争还不那么激烈时,它们的界面都是直接对应于自身结构的。物品多起来之后,竞争压力使得它们一方面需要更直白、快速的阐述自己的功能(目的);另一方面使得即使功能单一,实现结构也会复杂到吓跑人。所以首先界面与结构分离,人不再能从界面了解物品是怎样运作的;接着界面对应到了功能,人可以从界面知道自己要的东西能不能从这里得到;最后与功能无关的元素彻底从界面撤离,界面从物品结构的延伸,变成了物品功能的呈现。
你不快点让我知道你有什么用、快点留住我,我就走了。
4.
所以,从人的角度出发,界面的简约既是我们本身的需求,也是外界对我们塑造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界面的进一步简单化(simplify)是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这种简单化的表现形式,将是物理界面的逐渐消失,大脑通过越来越直接的方式,跟物品进行交互(左转箭头——向身体右侧施加的力——世界的整体右转)。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是大脑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