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1%的焦虑人生

国人常把经常关注的话题作为普遍的问候语,我的父辈们经常见面的问候就是“你吃了吗?”实际这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和是否要请客吃饭无关,也经常让歪果仁很蒙圈。炒股的一些朋友见面的问候是“股票涨了吗?”,市场了做贸易的伙伴见面问候是“今天开张了吗?”。这是一种共通的兴趣或者面临的问题,也因此最能形成关切和亲切感。

而此刻我想问候的是“今天你焦虑了吗?”,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成就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形成了今天国人无处不在的焦虑和烦躁。没钱的为怎么挣到钱焦虑,有钱的为物价涨太快焦虑;没房子的为买不起房子焦虑,买了房子的为不知何时会出台的房产税焦虑;没工作的为找不到工作焦虑,有工作的为不知哪天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焦虑;睡眠差的为睡不着焦虑,睡眠好的怕醒不了焦虑;吃不下饭的为健康焦虑,胃口好的为减肥焦虑;生不了的为后继无人焦虑,生太多的为奶粉钱尿不湿焦虑……你看看我们的幸福指数有多低啊!


再提奶粉钱,我跟你急

我们为什么要焦虑,焦虑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百科上定义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症很常见,国外报告一般人口中发病率为4%左右,占精神科门诊的6~27%。美国估计正常人群中终身患病机率为5%,国内发病率较低,平均为7‰。暂时焦虑症占暂时神经症的1%。常于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为2:3。

焦虑和恐惧有本质上的不同,恐惧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特殊威胁的反应,而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简单讲就是对未知可能性的一种忧虑,我的理解就是想得过头了。

可见焦虑首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同时通过统计数字我们也知道其发展成为病态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当然频繁陷入这种情绪状态也是很不爽的一件事,那有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焦虑GET out呢?

真的有解?!!

想想过去我的经历有些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有很敏感的意识,当焦虑来袭时你要第一反应出“这个讨厌的家伙又来了”,同时要敏锐的意识到“一旦陷入这种情绪,我将会变得悲观、负面、同时对于未知充满恐惧,行动变得犹豫不绝,对自己充满怀疑,人生充满不自信”。所以我一定要战胜它,把自己解救出来。

一旦有清晰的判断解决起来就顺畅许多。

第一招:设想最坏结果是否能够承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焦虑,因为我们担心未来出现的某种状况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和窘迫。此时不妨想想最快的结果能够坏到什么程度,是否不可承受。如果可以承受,那就不用再想终止焦虑;如果不能承受,转换思维寻找解决办法,跳出焦虑状态。

第二招:深入源头看焦虑原因是否成立?

每此焦虑都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做错了,或做的不到位,或其他人造成的……,每每此时我们都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判断一下这些焦虑的原因是否成立,是否会必然产生不可承受之重。当仔细思考后也许你会发现原因可能是他人所致,结果可能根本和你无关,甚至关于原因和恶果的想象纯属无稽之谈。有些时候我们想得太多,于是开始杞人忧天,担心晚上睡觉天会砸下来,其实大可不必。

第三招:拔掉钉子,just do it !

如果当前面两种方法我们都用了,发现都无法解决。这个原因一定会导致结果发生,一定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坏结果。那别无他法。行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先做点什么。哪怕只是进展了一点点,你都会发现焦虑有所缓解,如果你成功拔掉了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那么恭喜你“危机解除”。

第四招:转移焦点,转换情绪。

人闲事就来,有时焦虑并不因为其他,只是你太闲着无事了,因为无聊陷入焦虑,你只需转移焦点,把注意力调整到其他事情上,开始做点什么,什么都行。

第五招:朋友之力,化腐为奇。

当你是在无法战胜焦虑时,不妨跟朋友倾诉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在你这里天大的困难对于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这个世界人人都焦虑,谁怕谁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