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两篇文章,雷锋网总经理谢阗地在自己个人的公众号发布长文《智能硬件的时代结束了:一个行业集体踏空的教训》和周鸿祎对智能行业的反思,在朋友圈和相关的网上算是引起了一些波澜。
还是用数据来印证一下这一直接的感受吧。
从 IT 桔子上面抓取了三个类目下的数据。分别是 硬件->智能家居、硬件->消费电子以及医疗健康 -> 医疗健康硬件。
从图表来看,2012年之前智能硬件概念的产品和初创公司都是出于平稳发展。从12年开始,该领域的玩家产生了井喷。消费类、智能家居领域的创业项目尤其如此。
图表中,蓝色的柱子代表了该年度新成立公司数,橙色的柱子代表了该年度披露出来的融资数量。两根柱子的趋势是同步的。一直到今年,也就是2016年,数量一下骤减。
智能医疗类目(样本数:92家公司)
年份 |2007 | 2008 | 2009| 2010 | 2011| 2012 | 2013| 2014 | 2015
----|------|----
成立公司数 | 5 | 0 | 3 | 8 | 4 | 11 | 25 | 23 | 12
融资公司数 |3 | 0 | 2 | 3 | 3 | 4 | 8 | 11 | 7
消费类电子(样本数:433家公司)
年份 |2007 | 2008 | 2009| 2010 | 2011| 2012 | 2013| 2014 | 2015| 2016
----|------|----
成立公司数 | 12 | 8 | 17 | 20 | 26| 51 | 101 | 153 | 43| 2
融资公司数 |5 | 0 | 9 | 5 | 8 | 20 | 30 | 59 | 19| 2
可以说,从数据来看,整个初创领域没有那么乐观。
雷锋网主编的标题虽然有标题党之嫌,不过细细来看,如果将现在所说的智能硬件的定义限定在 = 手机 App + 蓝牙 or Wifi的通信模块 + 硬件单体的模式来看,确实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
从过去两年来看,希望以硬件切入,靠服务盈利的模式,都面临了不小的问题:硬件没那么刚需,盈利没那么直接。无怪乎周鸿祎反思到,需要靠单体硬件盈利,而不是原先他所倡导的靠后端软件服务收费的方式。
因此,说到这里,对硬件团队提出了非常严苛的标准,回到初心那就是到底能做出一个什么样 NB 的产品,将会是尺标衡量的关键点。
智能硬件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这其实本质上是个伪命题。某种程度上来说,硬件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永远不会消失。但是一个希望用手机 app 来控制一切的硬件,可能真的只是一个过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