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手排行榜》
与侦探相比,小偷和杀手这两个职业在小说里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美化。当然,这一般限于他们是主角的情况,换个叙事角度,譬如在BAU的世界里,这两种人大概只会得到“xx人格障碍”或是“xx缺陷”的评价。然而,这一本的几个故事里,凯勒之前那或许有点被浪漫化的形象,变得稍微贴近真实世界里一些。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在完成一单业务后,怎样将心里那个影像慢慢变成黑白片,再一点点缩小,直到那个身影消失在旷野中。发现自己并非无动于衷,他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我应该不是反社会人格。双子塔消失之后,他不对劲了一阵,直到桃儿点明,他也跟众多美国人一样,受到某种创伤。凯勒开始考虑退休了,这几乎是宣告了最大危机的到来,不过那都是下一本书的故事了。凯勒不在纽约“家门口”接生意是明智的,不然斯卡德一定会找上门来。
2.《罪行》
Why do people commit crimes?这本书的讨巧之处在于,虽说是小说,但取自真实案例的素材,让故事显得有种实打实的质感。而了解那些知名凶案的人都知道,虚构的案件跟真实事件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作者的叙事风格平静淡定,笔下的人物从劈死爱妻的古稀老人到幻想着挖人眼球的精神分裂少年都有,不是每件案子都有可接受的解释,甚至不是没起都能得到解释。然而罪行不就是这样么,one man's logic, is another man's madness。
3.《所罗门的伪证》
意外的是,这样一本三分之二内容在讲“模拟法庭”组建和审理工作的大部头,居然并不觉得啰嗦。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或许也算得上“热血青春”的故事。大概只有一群中学生一本正经地宣称“我们要找出真相,因为大家都是受害者”,才不会让人觉得煞有介事假正经。学校是微缩版的社会,这主题无数人写过了,其中的施暴者、受害者、围观者,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柏木和大出像是一个spectrum上的两级:靠本能驱动拳头,对他人感受毫不在意的体力型,和洞察他人内心,对精神层面需求高度敏感的脑力型,在学校的丛林里,两者大概可以对应为食肉和食草动物。然而按照柏木的标准,他与大多数人的关系,大约堪比智人和尼安德塔人。“真凶”的身份其实一直呼之欲出,但这不打紧。这个故事里的大家,寻找的是“真相”。因为谎言会让人变成幽灵。
4.《移动飞靶》
卢·阿彻出场的第一部,彼时他还算年轻,也还有几分身手,跟马洛的相似处也更明显些,但归根究底,卢侦探并不是个physical的类型。一天之内被不同凶嫌砸了三次头,饶是如此,卢也没气急败坏,实在是硬汉侦探里脾气好的。跟其他小说中的私家侦探相比,除了寛檐帽、长风衣,风尘仆仆地奔波,凭一己之力将细碎的线索关联起来之外,卢·阿彻似乎多了种empathize他人的能力,所以小说里不时会流露出几分“忧他人之忧”的情绪。
5.《水泥花园》
爸爸买了水泥,想砌一座花园,最后妈妈被埋了进去。The parents are dead, long live the parents.宣告爸爸死在新鲜水泥上的时候,“我”的口吻仿佛卡缪那句"Mother died today. Or maybe yesterday; I can't be sure."暑假里,未完成的水泥花园成了街道上的一座孤岛,子女们各有各的逃避方式,做出许多有象征意味的举动。两个女孩子是《鱼缸》里那个想跳舞的少女的形象:jump suit,耳朵上吊着圆圈耳环,有极大可能在counsel house里住上一生。不知道乙一是不是看麦克尤恩的,因为那种阴暗的意味有相似感,不过后者更成熟和不留后路。
6.《入夜》
劳伦斯·布洛克整理并续写的康奈尔·伍尔里奇的作品。后者的小说我并没看过,可能也是因为这样,觉得这个故事的叙事挺有风味,甚至有几分Sin City那种画面感。不过这种故事,看多了应该会腻味,戏剧冲突制造得太刻意。在故事的一开头,自杀未遂的玛德莲手枪走火,误杀了素昧平生的路人。那女人在她怀里死去,她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投影,于是鬼使神差地决定追寻死者的生活轨迹。报复一个女人,杀死一个男人,就这么决定了。这过程中的众多角色似乎都以突兀的方式出现,又干净利落地退场,其中的逻辑常常经不起推敲,人物也每隔一阵就大梦初醒般从内心挣扎里脱身,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个俗套的故事,却讲出了点对世事洞若观火的意味。
7.《论谋杀》
两颗星是给译本,而非原著的。翻译中低级错误太多,不出错的那部分,语句也经常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虽说可以看英文部分,但其中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句子又没有附上对应的英文翻译,看得很费事。(企鹅的“小黑书”里有《谋杀,一门优雅的艺术》,凡是非英文的语句都有对应的英文解释。)
8.《睡不着的密探》
不需要睡觉的人生,简直太让人羡慕了。每天多出来三分之一的可利用时间,就好比平白多活二十五年。伊凡·谭纳在万籁俱寂的黑夜里,自学了若干种语言,参加了一切存在与不存在的组织——管他是反土耳其还是马其顿独立,总之是少数派就从道义上支持一下(这种立场看起来眼熟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呢。有一天,它们果然派上用场了。一个亚美尼亚老太太细节不详的回忆,引发了谭纳的欧洲“革命之旅”。这一路过得鸡飞狗跳,流血又炸锅,但有什么办法,谭纳要回家呀。几乎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故事。
9.《简单的谋杀艺术》
写在开头的那篇《简单的谋杀艺术》评论,算是全书的点睛之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随后的几个短篇都更出彩。钱德勒在其中阐述了自己眼中侦探小说佳作该有的样子,当然,这也都体现在他常用的故事风格中。不过鉴赏口味这件事还是个人化的(钱德勒的街头侦探一拳一脚一把手枪和波罗捏着镜片握着手杖,两边我都来者不拒)。其后的故事则是将不同的私家侦探放在各种境遇之中——遭人陷害的、与权威作对的、英雄救美的、迷恋杯中物的……坏人的动机单纯、手法直接有效。无论是一柄左轮手枪,还是从阴影中伸出的一双大手,都能要人命。
10.《我们这种叛徒》
世道变了,“敌人”也变了,老人们在新战场上左支右绌,咬着牙硬撑。间谍的入职机会向普通人招手的时候,后者很难抵抗住诱惑,但他们对于那个讨价还价的世界一无所知。叛逃的决定或许是在一瞬间做出的,完成这个动作却需要漫长的过程,其间有各种无谓的等待和在挫败中发出的怒吼,足够拖垮一个前胸纹着圣母、后背刺着生命之树和巨蛇的俄罗斯壮汉。Talk,talk,talk,审问是勒卡雷的擅长项目,还有那个解决了双方麻烦的结尾。译本的文笔不是很阅读友好,太多超长的谓语和定语了,应该可以变成从句的。
11.《尘封旧案》
斯卡德/卢·阿彻式的私人侦探混搭上伊坂那种蛛网类多线程发展的写法,不算太有新意。杀父、虐童、跟踪狂、肥胖症、同性恋情——都是畅销小说喜欢用的博眼球元素。从作者的风格看来,她似乎更适合写篇幅不长的小说。译者大概是从不逛街的汉子,常识性错误太多,连脚注都不准确。
12.《收藏家》
用老套的形容方式来说,这故事的意味跟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的。译者的前言非常七十年代,充满了“教育意义”、“价值观念”的字眼,仿佛看到早年《麦田守望者》的前言里,“反应了资本主义社会青少年心灵空虚”的字样。然而这只是个既有冲击力,又有柔软角落的伤感故事。不是伤感米兰达那样丑陋而悲惨地死去,不只是因为那个。会感到伤感,是因为这种造成两人无法沟通的鸿沟,伤害美好事物的鸿沟,永远都存在。但在冲突发生前,她对他那样的人视而不见,仿佛坚守在无菌罩里的一块阵地上。他却对她了若指掌——那么美好,美好到一定要将她独占,好好藏起来。
13.《暗室》
米涅·沃特斯其实是个很喜欢重复自己的作者,以重复使用相同元素这个标准来衡量,这一本的故事还可以接受。(至于为什么明知沃特斯有这习惯,还会又翻开这一本,大概只能归结于强迫症作祟了……)创伤后的女主隐瞒下重要信息,几位主要涉案人有母女、父女、夫妻、父子等各种排列组合的家庭问题,警方则从一个成见调查到另一个成见——基本是《魔鬼的羽毛》的成分重组,不过故事本身要比《羽毛》合理不少。因为引进台版译本的关系,人名和很多惯用词的译法都跟内地不太一样。
14.Pottermore新短篇:Short Stories from Hogwarts of Power, Politics and Pesky Poltergeists,Short Stories from Hogwarts of Heroism, Hardship and Dangerous Hobbies,以及Hogwarts: An Incomplete and Unreliable Guide
糖里掺着玻璃碴的官方番外:麦格教授的恋爱史、卢平的爹妈是怎么相爱的、历届魔法部长都有过什么成就(不,英格兰拿世界杯冠军那次不关他们的事儿)……看着就会回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认识这个神奇世界时候的兴奋心情。好了不说了我去重新看HP全集了(亚马逊有kindle版,只要60个钟头就能看完英文七本哦你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