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以一名女性的身份在男人掌控的世界中纵横捭阖,两朝天子在她的股掌之间沦为傀儡,她年纪轻轻就登上了权利的高峰,掌控中国的命运将近半个世纪。慈禧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传奇女性,那她究竟是怎样发迹的呢?她的发迹史又能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哪些启示呢?
慈禧太后属于满洲镶黄旗,是贵族血统,但到了慈禧父亲这一辈已经没落,虽说衣食无忧却没什么权势,算是个没落的贵族。慈禧太后小时候就聪明异常,喜爱读书,但是并不讨父母喜欢,父母宠爱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小女儿也就是光绪的生母。也许是因为她太过争强好胜,少女时代的慈禧很少有来自家庭的乐趣。她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16岁时就能“五经成诵,通晓24史”。史书中的兴衰成败,尔虞我诈对慈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从史书中学到了很多人情世故,官场智慧。
咸丰二年,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改变了慈禧的命运。选秀就是为咸丰帝选取后宫佳丽,凡是符合条件的满蒙女子都要参加。慈禧虽然出身不好,但是人长的非常漂亮,她对这一点非常自信,曾说过:“宫人以我为美”。我们可以在网上见到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以现在的审美观念来看,依然可以用端庄二字形容。美国画家卡尔1904年入宫为慈禧太后画像,她曾给予慈禧太后很高的评价,说他看起来是一位极其美丽和蔼可亲的妇女,猜她的年龄最多不超过四十岁,其实当时慈禧已经年近七旬,而且看到就顿生喜悦之情。这不就相当于在大街上看到一绝世美女,心情顿觉舒爽的感觉么!我们都知道咸丰帝是一位非常好色的皇帝,这么一个大美人在面前,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慈禧通过选秀女打赢了人生的第一仗。
进宫后的慈禧心里很明白,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性,在姣好的容颜也有厌倦的一天。这时候,慈禧早年的读书经历就成了她的核心竞争力。咸丰帝是个非常悲催的皇帝,刚继位的时候就摊上了太平天国起义,这边刚收拾消停,英法联军就打进北京城了,原本打算好好施展一番的皇帝面对如此惨境也丧失了斗志,整天沉溺于酒色当中。偷懒的咸丰根本没心情批阅奏折,可他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宠妃慈禧竟然精通满汉两文,而且擅长书法,并且对历史了如指掌,对政事很有见解。精通汉文,这在当时的满清妇女中是很少见的,这门外语变成了慈禧超越后宫佳丽的独门武器。此后,慈禧便经常帮咸丰批阅奏章,很多时候是咸丰帝口授,慈禧负责批示。接下来,慈禧便有意识的充当咸丰的智囊博取更进一步的好感与信任。对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人选,慈禧就力推曾国藩。
就这样,慈禧在咸丰心中的影响力日增,咸丰六年,慈禧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母因子贵,慈禧的地位一跃成为了后宫仅次于皇后慈安的懿贵妃。加上很懂人情世故,所以慈禧在大臣中也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在皇家卫队中都很得人心。
英法联军进京,咸丰帝带着慈禧等人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没多久咸丰帝病危,死前,留下了“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治,自此朝中势力分为三派,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派,以慈禧为首的后宫派,以奕䜣为首的留京大臣派。肃顺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对慈禧干预朝政非常不满,并且看出慈禧是个嗜权如命的人,他曾建议咸丰帝杀掉慈禧陪葬,但是咸丰帝想到慈禧的好没忍心下手。
在这场宫廷斗争中,慈禧将自己的权术天分发挥的淋漓尽致,她联合自己的小叔子奕䜣打败了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派,最后同治皇帝登基,慈禧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掌权之路。
无疑,对权力的渴望成就了慈禧,在乱世面前表现出的大智大勇也让她成为赢家。但读书识字,精通满汉两文的特殊技能才成为慈禧走向巅峰的敲门砖。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平时多学几门技能,不知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就会成为改变命运的杀手锏。再者,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只专一业,也不可一业不专。踏出校门的第一刻,先扪心自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有,那么一定会成为人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