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幸福是一整套事情的连环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事情的好坏的结果。
(一)什么是人生的幸福?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个非红又非富的二代的幸福人生轨轨迹大概是什么样子:
18-22岁:足够的教育带来足够的知识体系,和思考体系,有想法,能行动,识利弊。
22-27岁:毕业后的五年,你努力混入BAT或者五百强,年薪混到30万以上,事业小成,爱情也遇到合适的人成正果
28岁-30岁:买入第一套房产,最好是城市CBD核心,顺利结婚,并且生育小孩
30-45岁:真正的打破阶级阶段:你意识到打工的天花板,三个转职方向:1创业 2打工皇帝 3炒房or股票 ,转职成功 财务自由
45-50岁:小孩也读了大学,这个时候你功德圆满,家庭和谐,房子起码有五套。你无忧无虑。子女直接绕过你的1-2阶段,真正实现富裕。
我总结了2个点:
1 大部分情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 每一层转化,转化率高低受你的圈子影响,是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转变
(二)必要不充分
必要不充分指的是,前者没发生,后者也很难发生,但是后者发生的时候,并非件件都因为前者
如果你18-22岁没有经历正确的教育培育出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那么未来5年你很难在工作中靠自己的知识 思考 勇气获得高收入。没有高收入你很难有存款,你也很难在30岁钱买入房产。如果30岁之前没有买房子,很可能你30-40岁都会围绕房子,和子女的教育资金上 进入老鼠跑道阶段(形容 你挣的钱都被各种消耗耗尽),到最后你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创业or理财,最后一生积蓄如同你父母, 你的下一代也会进入你的循环。
并且在上面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关键点:时间
时间是个重要的关系,要知道30岁以后几乎没有企业愿意从0开始像培育一个应届生一样培育你和容忍你。
同样的道理,在择偶等问题也一样,窗口期只有那么几年,没遇到合适的人,合适的伴侣。你只会被社会舆论压得“自己的事情都没有理清楚,哪有功夫操心其他事”从而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
另外人的思维30岁对大多数人是定型了,倘若三观如果没有颠覆再新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的三观上只是你多会用了几个APP
(三)圈子影响转化率,友谊靠活力去维持
前者不发生,后者很难发生,那么什么是前者发生了,后者也发生呢?
我把这个概率叫做:幸福转化率
这个取决于你各个阶段的圈子质量。
毕业后五年,当你操心房产结婚的时候,你发现和一些还在只操心爱情和为基本工资的同学渐渐话少了
毕业后十年,当你思考投资创业的时候,你发现和一些还在只和你讨论学区房收费贵的人话页渐渐少了
如果你足够顺利,你的圈子也在不断变化,你更多的会和你走在同样阶段的朋友走在了一起
而圈子变成了团队的事情,乌合之众告诉大家群体思维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力量。这才是大致公司,小到朋友的最佳状态。
我的前半生告诉大家,两个人,一个人走得快了,另外一个人原地踏步是不行的。
夫妇如此,亲友何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走。也许你和昔日的朋友还能畅谈昔日友谊,可惜只叹昔日,而非今昔和未来
倘若想友谊长存,唯有努力 才能让距离长存
布鲁尔说,友情不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是使得这一距离充满活力
我深以为然
(四)人人都可以幸福么?
绝对不是,金字塔模型是我认为最完美的模型
始终是多数派成就少数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