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吃鱼,因为孩子爱吃鱼。今天他突然说,不能吃三月的鱼。为啥?
劝君不吃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他说书上说的,又说,一口鱼籽下去,那是吃了多少条鱼啊?要是人类不杀鱼就好了。
不杀的鱼?突然想给他讲个故事,跟他那该不该吃鱼没多大关系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七八岁的一双儿女住在农村,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年轻的母亲在家种着田,还承包了一个鱼池。夏天多雨的季节,常常是雷雨交加的夜晚,,妈妈要叫醒熟睡的孩子,带上大一岁的哥哥,打上手电筒,拿着锄头,去鱼塘挖缺口放水,怕雨大池塘水满了鱼跑了。常常要守半夜。
那年发洪水,家里有吃不完的鱼。妈妈更是守着鱼池,怕鱼跑了,也怕别人偷。一天清早,妈妈又提回也一条鱼,并叫小女儿自己煮点粥吃,自己则又匆匆去干活了。小女孩煮好了稀饭,看到没什么菜,就把妈妈拿回的鱼放锅里煎了。后来有小伙伴约女孩一起去上学,女孩吃了点粥,就和同学一起上学去了。
故事讲完了,也不精彩啊?儿子有点不屑。
觉得故事中孩子怎么样,比你勤快吧?问儿子。
还行吧!
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时,妈妈说,傻孩子,你早上煎的鱼都没杀啊,鱼鳞鱼鳃鱼肚子里的脏东西都在,你就煎了,还没煎糊,还熟了,真是做了条完完整整的鱼。
“真够傻的,鱼不杀就煎着吃。”儿子笑道。
“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你老妈小时候,那时七岁,还没你现在大呢!第一次煎鱼,哪知道那些。”
直到现在,妈妈家做鱼,我在旁边的话,哥哥和妈妈还老笑话我:“某些人啊,鱼杀都不杀就煎了,多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