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一堆公式备用。
收入 - 销售成本 = 毛利润
毛利润 - 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 - 折旧 = 经营利润/息税前利润(EBIT)
经营利润 - 利息支出 + 利息收入 = 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 税务支出 = 净利润/年度利润
- 研发支出归于成本,研发费用归于管理费用
毛利润来源于销售收入和直接成本的差额。 这个数字的重要性是在于,相关的经营费用只能出自这个金额。 换句话说,再折腾,也就是这么多了。企业运营的各项固定成本、利息费用和税款等,都出自这个金额。这个金额不够多,企业运营效率就如同无根之木,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毛利率 = 毛利润/收入
直观来说,毛利率越高越高。越高的毛利率说明企业拥有越高的定价权。例如,贵州茅台 96%
双汇发展 33%
....
但是,毛利率在跨行业比较意义不大。行业特征决定了每个行业有不同的毛利率。下面是2016年年报数据。
食品饮料 44%
休闲服务 40%
医药生物 32%
传媒 29%
纺织服装 29%
非银金融 29%
房地产 27%
公用事业 27%
建筑材料 26%
家用电器 25%
计算机 25%
通信 25%
轻工制造 24%
采掘 23%
电器设备 23%
机械设备 23%
电子 22%
化工 21%
农林牧渔 19%
汽车 16%
交通运输 15%
国防军工 15%
商业贸易 15%
建筑装饰 11%
钢铁 11%
综合 9%
有色金属 9%
另外,毛利率这个指标在一些行业中关注点不同。
在互联网行业中,成本结构有所不同,研发费用占比比较高,但是不包含在营业成本内,因此,无法直接反应出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
在周期性变化剧烈的行业中,我们关注的是毛利率变化反应出的行业周期变化。
- 煤炭
- 钢铁
- 航运
...
在制造业和零售行业中,毛利率的纵向比较可以直接反应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 贵州茅台
- 双汇发展
- 永辉超市
同一行业中,毛利率可以差别比较大,原因多种多样:
- 产品不一致(细分行业不同)
- 销售模式不同(平台销售,直销模式)
- 销售区域不同(美的和格力在内外销的毛利率差别巨大)
- 销售策略不同(薄利多销,或者高毛利)
- 规模效应
- 技术水平不一致
- 假账
这些都是影响毛利率的因素,通过连续几年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大约总结出几条经验来填充投资框架:
1、一般来说,毛利率越高越好
2、没有必要跨行业比较毛利率
3、单个企业的毛利率从低向高的变化是企业向好的信号
4、周期性行业的毛利率从低向高的变化是行业向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