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是含有这个时代印记的一种文化,是这个时代里大多数年轻人的标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边垂头丧气地抱怨生活,一边又积极向上地与生活握手言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年轻一代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压力和问题,住房、工作、家庭、个人发展、生存等各方面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有时恍若置身于幽深的万丈深渊。我们孤独而彷徨,渺小而无力,只能丧着。
我们丧着抱怨自己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我们丧着埋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却换来的只是杯水车薪,我们丧着质疑自己是否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我们丧着不解原来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只是为了努力成为一只卑微的蝼蚁,我们丧着怀着对未来不安与迷茫……
但年轻人的丧,不动声色,默不作声,不会歇斯底里、肆无忌惮,这背后有无可奈何也有看清后的释然,是我们对生活最真诚的反馈。
你会丧,说明你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开始一步步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生活的底色是各种滋味的交织。有时候,生活它笑嘻嘻地对着你,带给你美好的幻象,但它不可能会永远给你好脸色,有时候给了你一巴掌,而你还得忍气吞声,但生活也不可能一味地给你甩脸子,它时而对你唱唱红脸,又时而对你唱唱黑脸,而这不就是生活的本质吗?
有人说这个时代可以丧,但不提倡丧,时代需要的是正能量,需要的是积极向上,所以有时候我们连丧都要变得小心翼翼。害怕丧,所以我们很多人都躲起来偷偷地丧,刚开始可能会在朋友圈吐槽,会和朋友抱怨,传播丧,久而久之,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在朋友圈这种网络的公共场合,我们也掩藏起来自己的丧,所以慢慢地连在朋友圈发泄情绪也都是一种奢侈了,我们太缺乏安全的自我表达。而当我们的坏情绪无处安放时,情绪会使自身压抑得越来越严重。
的确,这个时代太需要正能量了,但不能全盘否定丧。丧区别于负能量,区别于消极。我们不可能永远打着鸡血,激情澎湃,或者,我们不需要“伪正能量”,我们需要情感的释放。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关于崩溃自由。在现代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表面看似活得潇洒,但其实背地里活得小心翼翼,窘迫不堪。我们都懂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所以不敢脆弱,即使想崩溃都变得谨小慎微。这个时代,想要崩溃自由是一种奢侈,我们有太多身不由己。但是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都有不堪重负的时刻,都有想肆无忌惮大哭一场的时候,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我们需要释放,需要崩溃,需要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看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狗熊。
丧,是我工作生活中的常态,我丧,但是不影响我奋发向上、积极向前,也不妨碍我仍然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
可以鸡汤,也可以丧,更可以一边读着鸡汤,一边又很丧地在人世间独行着。我们不仅要向往着诗和远方,也要过好眼前苟且的生活,我们用诗和远方来鼓舞自己,用苟且来磨砺自己,用努力来安慰自己。
可以丧,但是要学会与生活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