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林清玄是在书店上知道的,后来朋友买了他的书,说他的书不错。于是,自己也跟着买了一本,起初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怎么样,反反复复几次看了之后,觉得写得真的是很好。
我买的是《林清玄散文精选》,里面选取了一些他的文章。
书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温一壶月光下酒》。这部分感觉是小说,写人物,写动物,写志,很多是议论性的散文。如《月光下的喇叭手》,写的是一个退伍的军人,在台湾,想着大陆的亲人,又没什么特长,学会吹喇叭讨口饭声,在他的喇叭声中有对命运的控诉,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无奈。《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句话是苏轼对他儿子的话,林清玄也发表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第二个部分,《黄玫瑰的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心情,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写失恋的心情,以及如何振奋的努力。写买花,买到好花的心情。写到去山上做客的心情。这一部分还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村味道,大自然的味道。
第三个部分,《吾心似秋月》,这一部分多与佛有关,写对佛的感悟。以前看其他人说佛总是看不明白,没想到看林清玄写的佛,感觉有那么一点点感觉,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但是至少能看得下去。里面有很多其实都是人生哲理,人生常识,怎样地对待生命,等等的观点。也有一些是林清玄对佛的领悟。
第四个部分,《白雪少年》,这一部分多是写林清玄的童年故事,写他的老家,写他小时候养过的松鼠,写他故乡时的树,写他小时候的朋友。一花一草一木,都带着作者深沉的感情。这一部分是回忆性的散文,也是记叙性散文。
第五个部分,《星落尼罗河》,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游记,是在国外的游记,还有一篇是香港的。这些游记与其他人写的游记有很多的不同。我看过许多游记,写的都是旅途心情的美好,以及对所游的地区表示喜爱之意。然而,林清玄的游记对景物的描写大多都是写实性的,发生什么就是发生什么,极少带着自己的感情色采。但是他对他所游的地区又有一些议论,有些想法是好的,有些想法并不是好的,但是他都极可能往好的方向思考,他多是看到城市的弊端,想着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看到他的国外游记,对国外的印象就会出现另一种印象,不再是“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而是各有各的好。这一部分是游记式的散文。
可以说,林清玄的散文都是感觉自然,有生命力,里面有许多自己的看法,对人生独到的体会,很多都是生活中的感悟,也有对生命的领会。
不知不觉才发现,这本散文集在我的手中已来来回回翻看了几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不一样的体会。林清玄就是这样,百看不厌,感觉象是多年的老朋友,怎么聊都行,不让人讨厌,让自己很放松,很舒服。我想,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