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识》
第四章:大家智慧
正文字数:789
看完第四章,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写了。因为看完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哪开始下手。
话说回来,能轻易让一个村姑看懂,那还叫智慧吗?
我如果能看懂的话,我早就不在农村卖东西了,说不定早就跑到大城里投资去了。
我又重头开始翻,努力想找到我能理解到的点,当翻到第158页,看到“把东西卖出去”六个字。我想起了给我送货的两个经销商。
第一个经销商给我供货了好几年了。选择进他的货有几点原因,一是价格公道,二是态度好,三是进他的货我比较放心。
所以这个经销商一来,我也不问价格,来了就开。就这样一直维持到现在。
由于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抓得特别严格,再加上大超市入住竞争,生意难做了许多。
为避免东西卖过期(被查出来就是5000-5万的罚款),我采取了每样货少进措施。这样的话,不是快销产品,我就不能成箱要了。
我就与这个经销商商量,不好卖的我就散拿。但他不同意,他说我的货都是成件走,把一件货打散批我不干。
打从去年年底,不知怎么的就冒出这对父子。他两家的货是一样的,他们愿意满足我想散拿的条件。而且还再三对我说,你以前进的什么价你尽管说出来,我都能尽量满足你。因为人家能卖我也能卖,现在生意不好做,我不能嫌麻烦,也不能太死板了。
后来每次临来之前,都要打电话问我还想带什么,如果我当时没顾得接的话,他就一次又一次地打,我觉得他这样做特别深得我心。
后来我听说,这条街上好多户都进他的货,这对父子以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好,进货多少都给的先决条件取胜。不到半年时间,很快占领了市场。
之前也有几个送同样货的人,都没在这里打响。所以怎样把货卖出去,是需要头脑和智慧的。
以前供货的经销商,现在也不来了。他不知道及时调整,及时顺应市场需求。
这对父子瞅准了市场的空缺,及时调整战略,深入了人心,现在一车货拉过来,回家时几乎剩不了多少。
这样下去,还愁像吴军老师说的“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收回来”的这些理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