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算大账,国家也是如此,不要打小算盘。
在1940年的夏天,德国已经入侵了波兰、占领了挪威,击败并羞辱了法国,还打的英伦三岛全面溃败,几乎毫无抵挡之力。
如果说希特累是狂人,那么整个欧洲就是懦夫,分明是被他吓趴下的,不是打趴下的。所以希特勒怕的,就是比他还强硬的猛人——丘吉尔,整个欧洲都沦陷,只有他敢于硬碰硬的和希特勒干下去。
在那么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那么危险的时局中,丘吉尔腹背受敌,不惜一切只为坚持一个的目的:胜利!不能议和,一定要和纳粹打到底!
观影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走上政治巅峰的是丘吉尔?为什么他赢得了国王的信任?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因为全局来看,只有他一个人是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一直在为国家算大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因为议和而被历史铭记,没有一个国家会因议和走上独立自由的道路。议和就意味着走向灭亡。甚至连国王都在考虑流亡加拿大的生活,张伯伦等贵族内阁考虑的是不要让子弟献身沙场了。那有谁在考虑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丘吉尔坚信:英国即便是作为一片瓦砾的巷战之国,也好过纳粹的傀儡之国。
于是他顶住一切内政压力,顶住了民众的忧虑,顶住美国赤裸裸的羞辱,做了铁血但却正确的选择:和德军打到底。这个选择必然是艰难的,尤其是在30万英军精锐被困敦刻尔克又无望被救的情形下,他要求驻加莱的四千英军展开自杀式进攻,毫无良心上的自责,这必须是一个战略家的冷血和铁腕。
说到底,丘吉尔只有一样武器,就是他自己的信仰,坚信这个国家只有打下去才是有希望的。他把他的信仰用动人心魄的演讲灌输给每个英国人。在毫无希望时,他创造了希;在信仰坍塌时,他一个人支撑住了全国人民的信仰。事实证明,信仰的力量比武器强大,不仅能拖住敌人后退,还能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