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行知合一是吾辈青年更好的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最有效途径和方式。今天,在我们三下乡的第五天,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砂”成塔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在讲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有关春砂仁的地貌模型,生长状况,标本等等。
春砂仁古法烘焙的第一大步骤是猛火杀青,降副提纯,要经过高温烘焙,中温烘焙,然后温度渐降;第二步中火炭火焙神,强性扩效,要经过中火、小火、炭火烘焙三道工序;第三步烟熏防腐,炼纹固元,要经过大浓度烟熏、中浓度烟熏、小浓度烟熏三道工序。
金花坑春砂仁采用传承1300多年的古法烘培十二道工序,全程纯手工制作,由于这种工艺只能在实际操作中去领悟,因此只有“师带徒”、“传、帮、带”的形式进行薪火相传。高品质的砂仁对烘焙场的环境、燃料、手法、流程,必须做到一丝不苟,精准把控。我们的工艺传承人在烘焙前必须结合当天天气的情况进行烘焙技术的调整,确定最优方案。对于烘培燃烧的材料必须采用特殊的坚硬木材,纯天然,无污染,手法必须做到规范、精准、行云流水,每个流程必须严谨一致、丝毫不差。对于炉火的火候,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做到零误差,为了追求最高品质的砂仁,需定期检测,根据指标参数,不断调整十二道工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由于我们的工艺传承人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感悟,把传承下来的古法烘焙十二道工序已做到极致,达到了“望气而知止焰,摸炉而知降温,听声而知质地,闻香而知臻品”的境界。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面向未来,新时代的青年要挺膺担当、奋发有为,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