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周又过去了,生活基本是与孩子紧密相连的。
早上在大门口望着一群群孩子迎着朝阳陆陆续续走进校园,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因为孩子的到来才有了几分生机。这生机里潜藏着一切可能性。无论站在校园,还是站在课堂,面对一张张或稚嫩、或青春逼人的面容有时觉得自己的多么微弱、渺小。其实,孩子们跌跌撞撞的成长之路是多么艰难,获得点滴的知识亦是缓慢、痛苦的过程。有时深夜静思白天的一幕幕,我在想,站在讲台对着孩子指点江山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回想自己上过的一堂堂课,那些未曾抓住的教学契机,一闪而过的教学灵感,未曾关注到的孩子,并不得体的教学姿态,并不贴切的教学语言,总是令人沮丧遗憾的,由此心底也会愧疚。我们的成长何曾不是用孩子的成长为自己买单啊。想想这些,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无法预设的状况就有足够的理由心平气和。很多时候,走在校园里,看着在自己眼前来来往往的孩子,突然会想,我们的言行是否经得起孩子成长注视的目光,我们能保证向孩子们传授的知识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经得起智者的推敲?想起这些,不由得又觉得谦卑是理所当然的。
值周一个星期,在校园晃荡的时间比平时多一些。环顾四望,最大的感触是校园里的每个孩子都在受着他应该受的教育。那些在卫生区一边扫地,一边聊天的孩子何曾不是在接受教育,那些小小孩挖着草丛里的泥巴何曾不是在接受教育,,那些在与同伴打闹,亦或窃窃私语的孩子又何曾不是在受着教育?说到底,生命成长的土壤教育时刻在发生,因而我们如履薄冰,举重若轻也是应该的。
周六,在优奕度过。
下午余乐拿着阅读作业让我批阅,批阅完毕我让他自己补充、完善那些有缺漏地方。交代好要求我在给别的伙伴批阅作文,时不时地悄悄地看他一眼,好家伙,一直没动笔,估摸着等我讲解呢。
“来,余乐,把那篇文章读给我听听吧。”
五分钟之后,拿着阅读文章到了我身边,一遍,两遍,三遍,反反复复读了五遍。自己再去思考吧,秘密就在文章中。慢慢找,仔细找。不要指望我了。”
“老师,你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在这句话里?”
“请说说你这样想的理由。”
……
如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番探寻,问题迎刃而解。余乐是带着笑离开课堂的。
六年级一个半小时都用来修改作文。作文内容是与母亲节相关,我相信他们都亲自为自己的妈妈做过这些事情,可在他们言语之间没有看到他们的心。
比方:写到拖地,只是写到把拖把放在水桶里。那么问题来了,拖把放在水桶里你拿出来的时候拖把是怎样的?一经点拨就明白过来了,拖把湿淋淋的,不停地往下滴水,拿在手上重多了。对这就是真实的体会,你在真正的生活,你的语言才有生气,才会丰富。
再比方:煮饺子,不能只把饺子放在水里一煮就完事。煮饺子前,饺子刚下锅,饺子在沸水中都是不一样的,仔细回想,饺子的不同状态和变化。如此一番折腾,终于眼神有些亮光,再给我看的时候,饺子不再是饺子,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载体了。
还比方,克服尴尬、羞涩鼓起勇气给妈妈洗脚,望着妈妈的脚插叙一段小时候的回忆,这样的方式挺别致,可是,你不能一直回忆,你得把自己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实。反复修改,语言衔接总嫌生硬、呆板。好吧,你想想,你和妹妹是不是还小,妈妈是不是还要陪你们走很长的路……
沉心静气好一会儿,终于可以写出“我和妹尚小,妈妈脚底下的路还很长,很长,唉……”
寥寥数语,意味无穷,一声轻叹,多少疼惜!
孩子和大人都需要互相学习、互相成全。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而大人要做的是相信相信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学信心。
没有痕迹,不必愁苦。每一个人的生命,如果走在曲折但正确的道路上,那么它终究发展出在这个世界上与众不同的某些禀赋,而这,将是你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