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年在匆匆中急急地谢幕了。
回想起过年的场景,似有若无,恍若隔梦,似曾有迹可循,却又无处觅之,仿佛什么都想不起的感觉。
小时候,年是心中熠熠生辉的灯塔,一年的翘首以盼,只为那几日的热闹团圆。长大后,年却似一道解不开的谜题,让人在奔波与喧嚣中,愈发迷茫,难懂难解,懒惆怅,费思量。
为了除夕,初一,初二,初三,这特别的四天,人们颠簸辗转,跨越千里,如候鸟般急切地赶回老家。一路上,疲惫被对家的思念冲淡,可当真正踏上那熟悉的土地,却近乡情更怯了,心中没有了预想中的喜悦,反而涌起一阵索然无味的失落和彷徨。
曾经,走亲访友拜新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新年最重要的仪式,承载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其细节可以作为未来一年茶余饭后的精彩谈资。
犹记得小时候正月初一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为过年准备的新衣新鞋,拎上几样新年礼物(不过是两瓶光瓶的白酒,一斤白糖,一斤红糖),高高兴兴地到处跑着去拜年了。当时并没有礼微人轻的感觉,只是觉得舅妈们对远处姨妈家的孩子格外的热情和关注,对我们却是漫不经心的冷淡。当时年幼,虽然明显的感觉到了被区别对待,却并不会多想,依然玩儿的不亦乐乎,无法言喻的快乐在三天 年中到达了高潮。
可如今,每一次聚会,都像是一场既定的程式。亲人们围坐在一起,起初是热情的寒暄,可没聊几句,话题便落入俗套。要么是对他人生活的过度窥探,要么是无休无止的攀比。
“孩子读的哪所学校?上的什么高中?高考多少分?读的哪所大学?”“孩子在哪工作,工资多少?”“什么时候买房买车?”“怎么还不结婚生子?”这些问题像密集的箭,让人无处可躲。原本纯粹的亲情交流,被现实的功利与琐碎填满,让人心生畏惧,只想逃离。
至于那些所谓的聚会,也不再是增进情谊的欢乐时光。大家聚在一处,表面上欢声笑语,可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各自埋头玩着手机,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也不愿和身边的人多聊几句。
偶尔的交谈,也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曾经一起玩耍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如今已变得陌生,除了回忆几句童年趣事,竟不知还能聊些什么?氛围看似热闹,可内心却觉得无比冷清,仿佛置身于热闹的荒原,孤独又无奈,芜杂又寂寥。
更让我恐惧的是,每过一次年,就意味着又老了一岁。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不只是岁月的痕迹,身体机能的衰退,还有无尽的压力与焦虑。看着镜子中逐渐陌生的自己,日渐暗淡的双眸,眼角藏不住的皱纹,斑白的双鬓,经常在夜半被疼醒的膝盖,心中不禁涌起难言的悲凉痛楚,茫然和恐惧。
时间如无情的车轮,推着人不断向前,却不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在现实的打磨下,渐渐变得模糊。曾经棱角分明的年少轻狂,早已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得溜溜圆。
每一年毫不费力的年龄增长,都像是给人生的倒计时又拨快了一格,让人惊慌失措到惶恐不安。
随着岁月的流转,2025年的春节已悄然离去,留下的却是我对往昔温情的无限怀念。曾经,春节是家的温暖,是父母忙碌的身影,是围炉夜话的温馨场景。彼时,春节是整个家族的盛事,是心中最神圣的期待。那时候,尽管物质匮乏,但父母的精心准备让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新年的气息。腊月里,母亲忙碌的身影成了家的标志,那是一种对传统的坚守,对新年的祈愿。
岁月如梭,我们都在变老,曾经的激情和憧憬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这个看似热闹实则孤寂的新年里,多愁善感的我只能于记忆的罅隙里,寻找那份遗失的温暖和幸福,用力拍打积存经年的尘垢!然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安子觅
2025年2月4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