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非常好的古诗词佳作,被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现在,让老文带你一起,发现这些被淹没了的古诗词佳作和他们的作者吧。”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明 / 陈子龙 / 日登一览楼
陈子龙,明末大才子,二十一岁便以笔墨落纸惊人而征服了江南一众名士,与其他名宿一起位列几社六君子。如果活在太平时节,他或许会成为一代文豪,可惜,世事没有如果。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时代,大明的士人们,绝大多数都保持着铮铮铁骨,这些平时握笔的手,这些原本可以留下锦绣文章的大才子,都纷纷拿起了刀剑,舍身赴死,这,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所在。
可惜,大势已去,可以慷慨赴死却不能停止内斗的士人们也成了那个特殊时代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或许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吧,不但要跟敌人斗,也要跟自己人斗。不管是史可法还是黄道周、瞿式耜这些名臣也都身陷其中。
陈子龙,清军入关时,他只有35岁,从绍兴地方官调任朝廷兵科给事中的任命刚刚到手上,崇祯皇帝就殉国了,南京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可惜当权者们居然依然认为起义军才是大患,甚至将清军当成友军,陈子龙依然坚守着臣子的本份一次上书言事指出清军才是大患,可惜,没人在意他这个小官的看法。连史可法都在《款清灭寇疏》中强调:“目前最急者,无逾于办寇矣。”陈子龙,只能无奈的叹息,辞职回乡。
直到半年后,清军大举南下,南明政权才意识到之前决策的错误,可惜已经来不及了,无兵可以调得动的史可法在扬州组织百姓抵抗而阵亡,八十万扬州百姓死在清军屠刀之下,紧接着,南京陷落,南明弘光帝被叛徒出卖交给了清军,手握半壁富庶江山和百万大军的南明,居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灭亡了。
此时的陈子龙,已经不寄望于那些拥兵自重的朝廷军队,而是以兵部官员的身份联络各地义军,虽然后来被鲁王、唐王政权授兵部尚书等职,但他看透了朝廷内斗的遗风,均没有前往,而是自己和夏允彝等名士联合义军两万多人誓师起义抗清。
可惜义军主将黄斐不谙兵事,又不听劝告,以致两万主力困守黄浦江而被清军剿灭,接着大本营松江城陷落,义军首领沈尤龙战死,起义失败,陈子龙逃脱,隐姓埋名,继续联络义军抗清。
次年四月,投降满清的提督吴胜兆因受排挤,密谋策划反正,他的部下戴之儁是陈子龙的故交,积极支持吴胜兆起兵,私访陈子龙,一再请求陈子龙写信联络南明舟山守将黄斌卿率舟师为外应,陈子龙慨然应允,并亲自修书联络。
可惜,吴胜兆还未举事就被告密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自发聚集的一干名士,满清统治者想要借机“尽除三吴知名之士,而以陈子龙为首”。四处搜捕名士,并悬赏捉拿陈子龙,五月初得到消息后,他们派出士兵五百,大肆搜捕达五六日之久,最后陈子龙在吴县被捕。
满清将军巴山等人对他进行审讯,陈子龙“植立不屈,神色不变”。问他为何官?陈答曰:“我乃崇祯朝兵科给事中也。”又问:“何不剃发?”曰:“吾惟留此发,以见先帝于地下也。”又问其他,陈子龙凛然挺立,拒不回答。
清军无奈,将他捆缚在船里,命士兵看守,押往南京,在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陈子龙乘守卫的兵士不备,突然投水赴死,捞起时已经气绝。清军没能在南京公开处决他,恼羞成怒之下还是残暴地将他的尸体在南京凌迟后斩首,弃尸水中。享年仅三十九岁。
看完了陈子龙的短暂的一生,再来看这首诗,不禁悲从中来。此诗作于从弘光朝廷灭亡以及松江城义军败亡之后。听闻扬州、嘉定等地百姓被屠杀殆尽,作者沉郁在心,只能籍登高远望来抒发心中郁结之气。首联以登高赋诗下笔,借用危楼和《诗经》中的蒹葭,表达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也表达深深的担忧,危楼一般的南明,潇湘之地,一水之涯,还能守多久?
颔联的对仗极其工整,云麓对岸枫,半涵对遥映,青海雾对赤城霞,道出了眼前的美景,而实则,这背后包含着更深层的意义。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含义,那颈联的抒情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此时的江南,还有唐王和鲁王两个南明小政权,这就是颈联中的双飞日月,日月合并就是一个明字,作者其实很希望两方能放下分歧,合并抗清,合起来才是大明啊。
而两方的主力军,一方以水师为主,一方聚于城中,所以,青海雾和赤城霞,其实也另有所指。主导这两个政权的,掌握着两个政权权利和军队的,其实都不是栋梁骨鲠之臣,更多的是像郑芝龙这样的投机者,无非是借此机会镀镀金以便日后在满清那里要更多的利益。所以作者心其实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希望两个政权能合并强大,光复大明,一方面却又明白在这些人手里,重蹈弘光覆灭的覆辙不过是迟早的事。
人最难的,大概就是明知道结果注定失败,还要为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去拼尽一生的全部,不管是宋末还是明末,太多的人为了那渺茫的一点希望,付出了一切,直至生命,而颈联中所谓的“神骏”、“女娲”,无非就是作者对于那渺茫希望的一点寄托罢了,那分飞的日月之下,哪有可供驱驰的“神骏”,那半缺的残破山河,又哪里会有女娲去补全啊!
诗的尾联,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面对面对满清的几十次屠城,面对上千万惨死的百姓,面对“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暴行,陈子龙他们这些士人,奋争过,反抗过,可惜,都只是昙花一现,面对亲朋好友纷纷遇难、面对敌人烧杀掳掠,眼看大明百姓一城又一城的被屠戮殆尽,但凡还有血性的大明士子,都会肝肠寸断。
自己费尽心血,纵然学会了“屠龙”手段又如何?到头来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但是,人最难得的,就是刚才所说的,明知道注定失败,注定会死,也要奋力一搏,所以,手中剑气缭绕的三尺青锋,依然跃跃欲试,准备投入新的战斗,并未就此消沉。
明白了这些,再读这首诗,心中满是悲壮,而且,知道作者数月之后就会英勇就义,心中的悲怆更是油然而生,任何时代都不缺明哲保身的聪明人,但青史留下美名的,却偏偏都是那些不太聪明的,也不识时务的人。
哪怕身边已是一片黑暗,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就依然在无边的汪洋中有一座指明方向的灯塔,也籍此诗,与诸君共勉!
——撰文——老文(文俊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