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笔记:道光帝对英国人的态度,在剿-抚-剿之间动摇不定
道光帝对待达到天津海域的英军,一开始主张“剿”,后来认识到清军无法对抗英军,所以又转为“抚”。抚,就是多给英国人银子。具体经办人就是直隶总督琦善。
琦善亲眼见证了英国人的船坚炮利,知道无法军事对抗,所以就主张抚。
抚,是历来朝廷对付不服从的地方势力的办法,并不是投降:
有论者将道光帝、琦善等人此期的主“抚”,概括为“投降”,并引申出“投降派”的种种说法。我以为,此论似缺乏历史感。就中文的本义而言,“抚”指的是“抚慰”、“安抚”,有时也作“据有”讲,如当时的一句套话,“大皇帝抚有万邦”。在中国的传统的政治术语中,“抚”的意义大抵相当于今日的“和”,但其中又有重要且微妙的差别。“抚”与“羁縻”可以互通互换。它是指中央朝廷对各地的造反者和周边地区的民族或国家,采取妥协的方法来达到和平,其结果不外乎对受“抚”者作出一些让步,并加官晋级。它有着由上而下,居于主动的地位,也意味着受“抚”者对施抚”者的臣服。施“抚”者与受“抚”者在地位上有高下之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历史中,“抚”就如同“剿”一样,是帝王们交并轮番使用的两种重要手段。一般地说来,可战而胜之时用“剿”;战而不能胜时则用“抚”。用“剿”时命将出兵,讨而伐之;用“抚”时往往换马,诿过于主管官员(实为替罪羊),另宣大皇帝新“恩”,以能循归常态。无论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仅在清朝的历史上,“剿”与“抚”都有诸多的实例和经验,道光帝也知详用通。
琦善具体经办英国人事务,连哄带骗让英国人答应离开北方,英国人答应了,有其小算盘:漫长交涉不知何时结束,他们也不敢贸然进攻;季风将过,北方海洋结冰,他们行动不便,就答应了。道光则误以为自己善于把握政策。随后又命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经办此事。
道光给他的命令和林则徐的一样两难:“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既要林则徐禁烟,又要他不能引起战争;既要琦善维护朝廷的体面,不失面子,又不能引起战争。
另一个大臣两江总督伊里布,也是能干之人,长期在云南主政,对付“夷”有一手。起初也是主“剿”,积极调兵遣将,准备海防。但亲自接触到英军之后,发现清军难以对抗英军。他狡猾地利用皇帝的默许,和英国人达成浙江停战协定。
伊里布在浙江对付英国人的经过,是一场滑稽戏。关于伊里布,作者做以下分析:
这里面有必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抵抗;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徳层面的,结论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我拟在第八章中作专门讨论)。既然正义的反抗并不能取胜,那么,避免无谓的牺牲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伊里布的消极避战不应当视作错误。
道徳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人从道德以外的角度,对伊里布的行为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是另一种不幸。
接下来是琦善与义律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