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警告我们,不要把那些缺乏情感的人等同于好人。任何伦理学都构建在同情、怜悯和同感这类情感中,即便这些情感被人们认为是懦弱、情绪化,甚至更糟糕。
富有同情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德行,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在处境没有丝毫情感,你一定要认真的审视和他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人存在同情心泛滥的情况,你一定也要怀疑他的心理状况。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毫无私心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斯多葛哲学并不主张因为他人的眼泪而哭泣, 强调坦然面对个体的命运,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悲哀的,所以人更多的是应该从事那些符合宇宙规律的,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完美的事情中去,那些让这个世界符合正义、更加勇敢和智慧的事情中。
你一定会怀疑,哪些事符合正义、更加勇敢和智慧。对于这些问题的判断,应该说会让人陷入到苦恼之中。难道更多人的权益一定就是正义吗,勇敢只是个人品行,真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吗?至于智慧,躲避了受伤害的命运就是智慧吗,最终谁不是遭受自己应该接受的命运。
有人说,只要符合集体的情感需要,符合大众的利益。
集体的情感在很多时候容易被人称为被绑架的情感。很多时候战争的狂热、种族主义以及一切大屠杀的激情,也许都源于一些集体错位的激情。
大众的利益,有人说过,多少人是打着为众人谋利的口号而结党营私。
人们的判断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偏颇,情感的判断标准只能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这种内心是具有丰富知识和人生体验的内心。只要你认定这种情感是摒弃了全然的自私,就不必大多的纠结。为了他人流泪其实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只是你更应该关注情感中,是否有着太多不纯粹的东西。如那些不当的爱、愚蠢的爱、占有欲太多的爱,这些都不是斯多葛哲学关注的东西,也不会将其视为一种德行。
尼采说自己的超人,认定自己是非道德的人,企图和康德的道德观念划清界限。在他看来:“什么是善,是一切提升权利感的事物。”可他在街头看见马被人鞭打精神失常,他抱着马痛哭的时候,也许感受到权力感在人类的情感面前,只是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并非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斯多葛哲学并非是要抛弃情感,只是他希望人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生活的困境,他并非只是关注集体的情感,也同样始终如一的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自己确立的目标。
情感是一件珍贵物品,有能力维护的人,勇敢和智慧的人才真正持续拥有,大多数人不小心就打碎了它,为此后悔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