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从电影名字就能看出来,很讽刺,却又带点悲伤。
情窦初开兼具叛逆的十三岁,却被形容像狗。
可能也是因为包含了这个电影中主要的两个人物,狗和十三岁的李玩。
从一开始,喜欢物理的她,因为英语成绩下降,而被迫选择英语兴趣小组。老师无法劝说便找来爸爸来强行报组。
家长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什么才是为你好。便用这样的想法去告诉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大部分家长都是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把我们不喜欢的所有东西强加在我们身上。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我很理解她。况且李玩还是在那样的离异的家庭里长大。她的内心一定比当时同龄的我们还要脆弱和需要安慰。
狗狗的出现让她好像有了生命里的光,一起吃饭哪怕吃狗食,抱着它睡觉,看着它从小小一点长到很大。
但是后来狗丢了,李玩也开始不得不向大人的世界妥协。
她反抗了,没有用。
大人只会说她不懂事,不听话。没教养。
大人弄了假狗回来,却偏偏不承认。
试图这样掩盖李玩本质的伤心。但是实际上呢,大人们觉得这样就可息事宁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正在欺骗孩子,做谎言的传播者。
片中李玩多次提到“谎言”,她说,说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弥补。可是大人们却从来不懂,就希望你能懂事,不要再惹出麻烦。
爸爸打完李玩然后给她道歉,我觉得这一点很多中国家长做不到。
在大人眼里自己永远没有错,就是有错也会不承认。但是李玩有接受父亲的道歉吗?我不知道。因为在爸爸后来安慰的时候,她从头到尾没有反抗,没有反驳,只有很轻的一声“嗯”。
我知道,那个时候起她已经开始被迫妥协了。
我觉得她的内心很通透,她比大人要明白的多。
后来,她不再争执那条狗是不是她本来的狗,她也努力学英语,然后努力考年级第一告诉爸爸好消息,因为她知道,这样能让他们开心。
她就这样,向成人的世界妥协。
而作为李玩的父亲,他不知道女儿从来不喜欢喝牛奶,然后直接把牛奶换成了红酒。让我觉得很可悲。为什么你告诉她不能在外面喝酒,而现在你却又鼓励她喝酒?
告诉我世道险恶的人是你,把我推向深渊的人也是你。
父亲爱李玩吗?我想是爱的。
他知道她喜欢天文物理,他为女儿的进步感到开心,他喜欢这样被他教育出的乖巧女儿。可是同时,他也不懂,李玩心里那些巨大的落差。作为父亲,我来只是告诉你,你有了个弟弟,有了个后妈。这是通知,没有要征求你的意见。
给弟弟过生日。李玩笑的很勉强,但是没办法,她得笑,她不笑大家就觉得她丧气不懂事。
怎么办?得笑。
她像个局外人被排除在外,里面的人其乐融融,没有她的份。
从讨厌牛奶到犹豫着一口喝下去接着吐出来,那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意味着她,没法再继续娇纵任性下去。
再后来,狗死了。
她伤心,可是却仍然强颜欢笑的对父亲说“谢谢”。
她谢的是父亲没有把狗卖到狗肉店。但是那声“谢谢”,听起来却那么让人心酸。
以至于后来再一次见到狗狗,她说,我刚才真的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没有。
让人泪目。
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
没有任何过程,前奏。
就是自己知道很疼,但是在别人眼里却没有任何痕迹。
希望每一个还在成长或已经成长的我们,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