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其中一章:诉诸对方而非自己的需要。
“明天你想说服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开口前先停一下,问自己:‘我怎么能使他自己想做这件事呢?’看到对方的视角,站在他的位置上看问题,就像那是你自己的视角。”
读到这个观点,我心里开始不舒服。
不舒服的主要点是,如果什么问题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是否过于委屈自己?是否过于谦卑?
这个想法细想之下不成立,首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前提是,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需要诉诸对方需要。当然如果你是领导或者当权者可以直接吩咐下属,但大多数的我们在职场中是需要请求别人帮忙,而一个陌生人毫无理由帮助我们,这个时候如果拿着高姿态跟别人交流,没有人愿意搭理。
人格的自尊不是高傲自大,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伪装自己的脾气,不是靠网上鼓吹的随时甩手离职,道歉也摆出高姿态。当然对自己宽容些也没有错,但最起码基本尊重要学会。如果一个人对我道歉并翻白眼,我不能肯定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手。
少看网上刻意迎合营销的段子,多看名著多看书,懂得什么是自尊自爱,不卑不亢,爱己爱人。
站在对方视角考虑问题,不是要时刻委屈自己迎合别人,比如共同选择哪个餐厅进餐,就没必要牺牲自己的选项,这是对于熟人。
如果想要与客户签订一个订单,就需要了解别人的需求,站在别人的角度,阐明这个订单的利益点,对他带来的好处,相信这比只看到自己的需求更有说服力。
最后,不委屈自己和诉诸对方的需要是两码事,一个是生活,一个是职场利益。当然,职场中的不委屈自己指,当你面临职场霸凌、性骚扰,这个完全没必要委屈自己,即使想晋升,也没必要委屈自己溜须拍马,满足对方一切需求。
但如果你想达成目标,需要双方共赢,仅靠自己驱动力是不够的,诉诸对方需求,别人也会付出智慧,目标更易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