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自己解决!
争抢玩具自己解决!
孩子冲突自己解决!
一句话,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很多妈妈在学习育儿知识后接受到以上观点,并深信不疑。
这些观点对吗?当然对,但不绝对!
01
小男孩宇宇两岁。有一次,妈妈带他在小区玩,他手里拿着一个气球很开心。刚玩了一会儿,碰到比他小两个月的男孩鹏鹏,过来就抢他的气球。宇宇先愣了一下,接着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没作任何反应,想让宇宇自己处理,宇宇抢了一下没抢着。
鹏鹏拿着气球就跑了,宇宇返回妈妈身边哭了。
鹏鹏妈批评了鹏鹏,并直接过去要从鹏鹏手里把汽球抢回来,被宇宇妈阻止了,说:“让孩子自己解决。”
宇宇哭了!
妈妈蹲下,抱了抱宇宇,说:“是不是宇宇的气球被鹏鹏弟弟抢走了,妈妈没有帮你,你自己没有抢回来,很难过?”宇宇说”是!”
“妈妈知道了,宇宇很委屈!” 妈妈说,“宇宇能不能再去试试抢回来,小朋友之间的事尽量自己解决。”宇宇不愿意。
“妈妈和宇宇一起去追鹏鹏弟弟,好吗?但是要宇宇自己动手哦?抢了就要保护好!”妈妈说。
妈妈带着宇宇追到了鹏鹏,在妈妈的一再鼓励下,宇宇自己动手抢了回来。
宇宇笑了!
鹏鹏接着又抢了两次,宇宇依然很委屈很无助,同样是宇宇妈带着宇宇去抢了回来。虽然没有再哭了,但还是很紧张,很怕再被抢。
整个过程宇宇表现得很紧张,很受挫。
02
宇宇妈很疑惑!
她按照育儿书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也按育儿课老师说的,与孩子共情了,最后,也带着孩子一起去抢回来了,可为什么宇宇还是紧张,还是害怕?
宇宇受挫的样子,让妈妈看了很心痛!
我和宇宇妈一起探讨。
当玩具被抢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宇宇完全没有经验,不知怎么办。向妈妈求助时,妈妈的态度——“自己解决”,带给宇宇的是什么感受呢?
我们来试想一下,
假如你新买的苹果手机被抢,很伤心还有些害怕,回家告诉老公,老公没有任何反应。正在家里玩的邻居说要帮你去报案,把手机找回来,老公却阻止说,“别管她,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这时,你感受到什么?孤独?孤立?无助?心里会不会想,我怎么找了个如此冷漠绝情的老公啊?
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一个两岁的小孩,更是如此。
虽然妈妈事后与孩子共情了,又带着孩子一起去抢了回来,但玩具突然被抢,以及反复被抢的经历,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孩子瞬间失去安全感,担心随时被抢的惶恐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
于是,我和宇宇妈讨论,孩子的冲突让孩子自己解决,到底对不对?哪些情况下是对的?哪些情况不对,甚至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讨论的结果,我们一致认为,再出现类似冲突时,是亲妈,就一定要插手!
03
两个月之后,再次见到宇宇妈,她高兴地说:宇宇现在勇敢多了,玩具被抢,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会哭着找妈妈,而是自己抢回来。
接着,宇宇妈美滋滋地给我讲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天,宇宇和鹏鹏两家人一起去公园玩。
鹏鹏和宇宇在草地上跳,玩得很嗨!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大人们坐在旁边聊天。
突然,鹏鹏一个翻身把宇宇压在了下面,宇宇试图挣脱起来,没有成功,有点着急,有点慌了!
这时,宇宇妈压低声音悄悄说:“宇宇,我们的游戏还记得吗?”
这段时间,妈妈和宇宇经常在床上做翻滚游戏。
先是妈妈平躺在床上,宇宇压在妈妈身上,等宇宇扑稳了以后,妈妈双手抱着宇宇,侧身翻个滚,宇宇滚到了下面,妈妈翻到了上面,当然,为避免压着宇宇,妈妈翻到上面的时候,双肘撑在床上,身子贴着宇宇,只稍微用了一点点力。
这时,宇宇在下面了。他学妈妈的样子,用两个小小的手臂,把妈妈的身子圈住,往侧面使劲,妈妈暗中配合宇宇,趁机往同侧滚,哇!宇宇成功了,把妈妈被压到了下面!
宇宇很喜欢和妈妈玩这个游戏。
经妈妈提醒,宇宇有点得意了,说:“记得,就是抱着滚!”。
很快,妈妈看见宇宇抱着鹏鹏一翻,就把鹏鹏压在了下面。鹏鹏一下子懵掉,起不来了。
宇宇好开心!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真棒!
04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无非就是小孩之间的打打闹闹吗?很正常嘛!至于这样煞费苦心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 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
一个玩具,是孩子的一个权利
一次冲突,是孩子重要的人际经验。
不插手孩子的冲突,是指,
父母不以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去干涉孩子,
在孩子没有需要的时候,不任意指手划脚。
社会心理学家说,第一次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影响更大。这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每个第一次,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也是对这个世界产生的首因效应。
父母一定要管理好孩子在人际冲突中的第一次,给孩子良好的首因效应。
如果孩子在冲突中,总是处于弱势,总是处于被欺负的一方,他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不接纳他,这个世界不欢迎他,他会认为自己是个弱者,他将失去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失去自信。
心理学家说,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就是世界对孩子的态度。当孩子向妈妈求助时,妈妈的及时回应,决定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当孩子有需要时,妈妈随叫随到,甚至不叫自到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到,在我遇到困难时,一定有人来帮我,这份态度,给孩子的是力量和勇气!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很安全,值得信任。
05
父母怎样插手,即能施以帮助,又能提高孩子独立性呢?
1、孩子玩耍 父母观察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手不撒手,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孩子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帮助的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越足。
2、孩子需要 父母上前
在前面的故事中,宇宇用眼神向妈妈求助时,妈妈可以及时挡住鹏鹏,温和而坚定地说:这是宇宇的玩具,请你还给宇宇;或者,妈妈和两个孩子一起确认玩具的所有权及游戏规则。
父母在真实生活中给孩子的示范,是最有效的教育。
3、亲子游戏 日常练习
“这是我的玩具,还给我”,“住手,你不能打人”等等,虽然只有几个字,却需要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才说得出口。在日常亲子互动中,加入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增加孩子的力量感,帮助孩子掌握解决冲突的技巧。
孩子间发生冲突是常事,父母适如其分的插手,有技巧的插手,会让孩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变得更有力量感,更有安全感。
记住,
是亲妈,孩子冲突就一定要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