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
对我而言,家乡的老屋就代表从前的日子,永远都那么慢。
我是读高中时搬来这里住的,转眼间过了二十多年。还记得搬家了那天,亲戚都来了,大姨和我说,最重的行李是我的几箱书。
这套房子里,我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高中的两年多里,我每天都学到凌晨。
夜深人静,我喜欢看看贴在墙上的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或是抽出书柜里的书,读上几页;亦或是拿出一本宋词选,吟诵几首。总之,庆幸那时没有手机,陪伴我的只有书架上的书。
上大学后,每年寒暑假都急匆匆的回家。真正回到家里,又有点百无聊赖,每天看书闲逛,打发时日。
工作后,回家少了,每次回家,回老屋,都显得异常宝贵。我会再次翻找书架上的书,回忆一下在哪买的,什么时候读过。
大学毕业那会,我从北京带回了近三千册书,一下就把家里的书架塞满了。这些书,是我大学四年里积攒的。
人还没回家,书已经送回来了,老爸为了安顿好这批书,还闹了一个笑话。
书送到提货点,老爸开车去拉,装了满满一车。拉回小区,找来几个回收废品的师傅,让他们帮着搬下车。师傅们眼睛都红了,这真算一笔大生意。哪知书搬下车后,老爸又让他们搬上楼。
这时师傅们不干了,哀求着我爸让他把书当废品卖给他们,我爸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儿子的宝贝,卖给你们没法交待。最终还是给够了钱,让师傅们把书搬上了楼。
现在,这批书还好好的放在我房间的书架上,每次回来,我都会翻翻,如晤老友。
二十多个年头,我已从一位青年成为一位父亲。父母也退休,开始安享晚年。
二十多个年头,也让这套房子从光鲜的新房,变成了一套老屋。
柳州铁路局搬迁到南宁后,原来住在小区的很多铁路职工都去南宁了,有的还偶尔回来住住,有的干脆就闲置或是长租了。
就这样,小区的人气渐渐散去,原来曾经热闹的气排球场,现在改成停车场了。原来停满单车和架空层,也改做了货仓。
现在每次回到老屋,看到的都是萧条破败的景象。楼道的灯不亮了,下面的铁门敞开了,楼顶的楼板开裂了。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就算这样,老妈也还是愿意住在这里,因为习惯了。
就算老了,腿脚不方便了,我提出给他们买一套电梯房。爸妈却还说:现在国家鼓励老房子加装电梯,还有补贴,如果这里能装,就还住这里吧。
是啊,老屋承载了太多回忆。一排房子,八个单元,住的都是熟人,都是从小到大一同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多不在柳州了,但孩子的父母们,还是习惯这里的生活,还是想回到老屋住,这样有心安的感觉。
记忆中这排老屋最后一次热闹是我上班后的第二年,那是一个寒假,我的一个同学带着新娘回家摆酒。迎新娘,闹洞房的仪式还是要走一遍。那天早上,我早早来到楼下,看着新娘子被接走,还在新娘背后拍了张照。
这张照片还是胶卷拍的,那段日子,我正沉迷胶片摄影。现在翻找出这张相片,那天的情境还历历在目,温婉温暖。
同学把新娘带回老家一次,就很少再回来了,想必是在异乡有了家,有了娃,顺便也把老人接过去了吧。
爸妈也给我在深圳买了房,也去深圳带孙子过日子。但不管怎么过,总觉得没在老屋住得舒坦。
确实,每当我回到老屋,我睡得都很香,吃得都很多,人也特别懒。
我老婆戏称回家乡,回老屋就是过猪一般的日子。
我想,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需要一个可以回去的故乡,都需要一间可以慢慢修养的老屋吧。
慢慢老屋,悠悠回忆。
从前慢,留念。
如今慢,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