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裔山的第78篇文章,本文总共1635字,阅读需要5分钟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片空白的白纸。儿时,原生家庭就是我们整个全世界。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
现在自己25岁,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我认识到一件事情:朋友,爱人,是我们后天可以主动选择的。
之前我总是觉得,朋友,在一起开心就好。但是后来,我更加喜欢和优秀的人为伍。
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感谢那个骂醒我的人;在我成功时,我感恩那个一个个默默赞许的眼神;在我悲伤时,我感激那个让我满血复活,继续战斗的战友。
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发现,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那些优势开始展现。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缺点。
独自求学
随着大学时期,和原生家庭的物理隔离。自己性格中某些被压抑的东西,得到了恢复和释放。仿佛这几年的生活,带我慢慢地、重新的认识了自己一般。
通过和外界的交互,我不断的认识自己,也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开始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这种感觉很棒,探索自己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惊喜。
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这两年,通过写作,通过大量的思考和实践,我这些东西正在不断地被我修复。
前些年,我一直比较抗拒和父亲的聊天。一来,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定力,去对抗父亲的质疑。二来,是自己本能地在逃避面对权威。
而今年,我却更多的发现了原生家庭给我的那些财富:
父亲教会了我长远、全面、深刻的思考。
母亲教会了我善良、温暖、包容和隐忍。
我也在这些年,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性格,重塑自己的内核。从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到现在的自己,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
一次偶然
自己是一个比较容易冲动的人,现在的阶段是:冷静,然后表达。我发现这样的方式会对于自己很有帮助。延时的表达,会让情绪得到充分的冷却。
这一点说起来也巧合,自己在大概九月份开始关闭了微信的消息通知,大概关了一个多月。
随之我发现世界变得清净,也极少因此真正错过什么特别重要的信息。于是,我学会了用异步的方式,来处理日常的消息。同时这期间,自己的专注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消息的焦虑感也大大下降。
那么这一点,给我的反馈是:对于很多即时的消息,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实时回复,往往即时的回复,会让我们说更多,但是思考得更少。
即时表达是轻松的,因为它不需要深入的思考。而深入的思考是困难的,因为生物本能会让我们尽可能少的思考。
一个转折
那么,从这一点引申出来是什么呢?就是有关于我们的情绪:
当我们处于情绪之中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要即时表达自己的不满、抱怨和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是我们生物体内,为了我们提升我们生存的概率,而遗留下来的优良基因。但是如果任由这样的情绪蔓延,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所以适当地冷却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自己也和一位伙伴之间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每当看到对方的问题,都会私下指出来。
我发现对于别人的批评或者说善意的建议,内心往往会持有抗拒的心里。但我也是一个情绪冷却很快的人。事后来看,确实自己做的不够好。
所以目前针对于情绪管理的这个问题,我得到的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就是:先让自己冷却下来。
我可以感觉到,相比去年来说,今年自己的内心始终会有一种安定和沉稳。做决定的时候也不像之前那么冲动,现在做决定会思考和了解更多方面的信息。
我想,这就是自己今年在情绪管理方面的一些小成长吧。
两个版本
自己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越来越理性,看问题,会剥离掉情绪、感性的影响,只专注在事情本身上。这个版本下,会很不喜欢被情绪所绑架,会习惯于抽掉所有的情绪。
另一个版本,往往发生在看电影,或者倾听别人的故事时。会尝试融入对方的生活。试图感受对方的悲欢离合,这种时刻往往是理性和感性的交织。
以前我总是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但是现在带了社群之后发现,其实这个世界真的很广阔,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是非常多样的。
自己怎么能用单一的价值观去看待一个一个个体呢?自己怎么舍得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变成对立的二元世界呢?
当我知道了这些,我也明白了那些曾经的插曲,其实换个角度,不过是生命中的佐料。
有人说,成熟,就是一个不断变得复杂的过程。
当自己还是一个简单系统的时候,对于那些无法纳入自己价值观的东西,总是抱有对抗的态度。但现在我却慢慢意识到,世界本身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差异,才显得异彩纷呈。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句话应该这样来改写:有人说,成熟,就是一个不断变得复杂的过程。同时,能够在这种复杂中,保留那些最珍贵的善良、温暖和真实。
我想,这也是自己对于成长的一种定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