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到而立之年,
回过头却发现,多少美好光阴一去不返,
空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可是我不努力吗?
小时候弹钢琴、学画画,
人家家的小朋友满操场跑着,活泥巴,过家家,
我不是在家练琴、画画,就是在去练琴、画画的路上……
用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培养你的钱,摞起来都能比你高得多了!”
然而,学业紧了,时间少了,半途而废,终不成器!
到了上高中,文理分班。
明明从小数学就头疼的我,
明明就文思敏捷、酷爱文学的我,
因为一个“木桶理论”——
一桶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
就知难而上、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
结果高考连二本都没考上,随便读了个大学,随便找了个工作,到现在一事无成。
现在,午夜梦回时,
也忍不住在总结过往的得失:我到底错在哪?
仔细总结,或许问题就在于:
核心能力与木桶理论同样重要!
先谈谈“核心能力”——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你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尽量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有一个量化的办法,就是仔细的想想,你在哪个方面能够轻而易举的超越身边80%的人群,那么这个就可以作为你主攻发展的目标。
从优势出发,打磨核心竞争力,使它足够突出,
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打磨,掌握一套自己学习成长的方法论,
当你核心能力足够突出的时候,就说明你的方法论可行,
再依照成功的方法论,同理拓展其它方面的能力。
这样成功的系数才会高。
核心能力足够突出,你才有基础和余力,去拓展其它维度的能力。
再谈谈“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其实说的是短板的问题。
但补足短板的基础条件,是首先你核心能力要足够强。
以我当年分班的事情为例,明知道从小数学就不好,
虽然语言能力强,但也只是在自己跟自己比的情况下,语文比数学强而已。
实际上,在班级排名上,我的语文能进前十就不错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强大到超越80%的水平,
这个核心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弥补数理化方面的不足。
因此,在这种认知不清的情况下,
盲目的选择了理科班,实际上让自己追得很累,
优势也没有发挥,最后成绩总分一塌糊涂。连二本都没考上。
想清楚,再行动!
道理多种多样,但是你要知道,在哪个情境下,哪个道理才是合用的。
如果因为太年轻,确实想不清楚,那么,放宽心态,先从“积累”开始。
一切靠积累!
核心能力如何打造?靠积累!
积累到足够的程度,你就能超越身边80%的人群,
让你的这项能力足够突出,成为出类拔萃的那个。
木桶现象如何避免?靠积累!
核心能力积累到足够突出的程度,同时开放性的学习接纳其它方面的新的知识,
通过其它知识的积累、拓展,
一方面能让你的核心能力飞速进步,
另一方面,更能也能给你带来从线性到多维的整合,
而你的收获将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举个典型的例子,还是来自李笑来老师的分享——
当年在新东方的时候,
比我发音漂亮的老师多的去了,我基本也就20分罢;
词汇量比我打的老师多的去了,我也就20分罢;
我一个长春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学历上比我漂亮的多的去了,我也就20分罢;
甚至,我长得都比他们中的大部分丑,我也就20分罢……
不过,我知道我该怎么办。
别的老师可能专业上90分,
可我三个维度作战,每个维度20份,最终也拼出来一个8000份
(20X20x20X20,当然数字只是量化出来,让你明白这个多维作战的战斗力有多少)
于是,最终常年学生评价第一。
当然,我也肯定有得分很高的维度——
我知道如何有效地
向所有人清楚地传递任何一个重要的道理,
在这个维度上,我给自己至少95份。
看看,这就是核心能力足够强之后,多维能力全面发展带来的量子效应!
笑来老师英语能力不算最强,但现在这么成功能够开网上公开课,并且订阅人数超过7万多;
笑来老师写作能力也许不算最强,但是所著《七年就是一辈子》、《把时间当做朋友》、《人人都能用英语》
这么多年依然畅销,不能不说是多维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而实际上,也是在核心能力足够突出之后,才能拓展短板,形成多维立体竞争力。
所以,核心能力与木桶理论同样重要!
别再问我,是要“专精一行”,还是要“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只是在你足够“专精”之后,带来的附加价值,而且是成倍增值!
而同样的例子,
在你核心能力足够突出的情况下,
多维度的成长,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核心维度的提升!
真的,这年代大家都显得太急功近利了,
往往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
而反观那些在某个方面出类拔萃的人,
都是在多方面、多维度下长久积累的成果。
突然想到了三个案例:
1、汪涵——
汪涵的主持功力有多牛,救场水平有多高,个人能量有多大,
我们从他平时主持节目,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就可看出一斑。
然而他这些能力从何而来?
其实是台下饱览群书、学习研究各类知识给他拓展的众多特长和能力。
然后这些台下的功能,
在他台上需要的时候,就会自动从脑海里跳出来,
形成他那么多的“名词佳句”,
这就是多维度打造,反而来帮助核心维度提升的很好的例子。
2、孟非——
孟大叔之前只是电视台默默无闻的记者,
最早在电视台还只是个打杂的小工,
但是凭着自己不断的努力,
从记者到主持人,再到现在的著名主持人。
与其说是《非诚勿扰》成就了孟非,
不如说他靠着自己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
使他在节目中总是闪着睿智的光芒,
我相信就算没有《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他也会在其它节目中火爆,
这就是耐心带来的复利,更是积累带来的成果!
3、罗胖——
《罗辑思维》相信大家都看过,
罗胖的观点总是有理有据有案例,
每次罗胖的节目也是听过一遍觉得不过瘾,
只是知道个大概,要再听2遍、3遍,甚至边听边记点东西,
才觉得是把他这一期精华的内容给吃透了。
记得罗胖在节目里说过,
他以前在电视台是审片子的,
正是得益于这个工作,
人家辛辛苦苦忙一月做的新闻,他一天就把几十甚至几百个新闻看完了,
这让他能在短时间内吸取、重组大量信息,
让他学习和吸收的效率是普通人的几十甚至几百倍,
而长期这样的积累,
才能让他在现在的罗辑思维滔滔不绝 ,
有种有料有趣,同时又有理有据有案例(写得不严谨,写错勿怪哈!)
这些都是靠积累而达到的“量变引起质变”,
多维度积累,交错影响,却最终相互促进,呈几何形式倍增的完美结果。
年轻,最怕盲目!
先找准自己的核心能力,细心打磨,等到足够锋利,
再不断拓展其它维度的能力和知识,
耐心是关键!一切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