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第二天晚上,才想到可能是这个问题,经医院确诊,果然。
最初,周六早上起床两个脸颊绯红,依然嬉笑哈哈,所以我们都没有注意到这有可能是个“异常”信号。依然如往常般不好好吃饭,随便吃点去早教课。
上着课,爸爸担心穿太多出汗,一摸后背,发现好热,赶紧跟我汇报,但看兔崽子还是如往常般很兴奋的上课,跟着老师跳舞,做蛋糕,玩教具,爸爸考虑着,是不是太热了没及时脱衣服。
下课后在早教中心测量,额温达到了37.4,后背达到了40.4,我就有些慌,原本计划今天去共青公园玩的,准备就此放弃,改家里蹲,结果小家伙听说不去找妹妹玩了,马上就哭了,边哭变说要去找笑笑玩,好伤心。回家测量下,39.5°C,其他没什么症状,精神也还好,准备退烧屁屁栓塞一粒,然后观察下降温情况。一个小时后,温度降下来了,38℃,准备一起去家附近的公园玩,1公里的距离,结果推到半路就睡着了。
半小时醒来,玩的倒是挺开心的,脸颊也不红了。
回家吃完饭,精神都还不错,但是温度逐渐感觉在升高,距离第一次用退烧药四小时,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测量,又到了39.5,换了口服布洛芬退烧药,温水毛巾拧干擦了下腋下跟腹股沟,这次降温效果比屁屁栓好,两小时降到了37.8℃,,三小时降到了36.9℃,正常体温了。
到了晚上八点半,准备睡觉的时候,又升上去了,据离第二次退烧药六小时,洗完澡喂了退烧药,睡觉,一夜下来,体温没用升高,在36℃+。
周日早上醒来,先跟我说,good morning,然后自己唱ABCD歌唱完(以前没听他唱过,我也没教过,但他会要我手机放给他听)下床就要爸爸给他变魔术,变green milk(因为昨天白天爸爸说给他变魔术,变出来了俩)感觉这人家说孩子生病就是长大,好像真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关于这次的高烧,我想,可能就是跟之前一样是感冒造成的发烧,可能退烧后会流鼻涕或者咳嗽,不会再高烧了。
到了晚上五点多的时候,摸起来感觉又有些热,测量下来,果然到了38.2℃。面对上蹿下跳的娃,我们都迷茫了,这到底是怎么会发烧呢?要不要去医药化验(感冒发烧去医院就是血常规)但对于一个自从娃出生之后不断练功,遵循科学询证医学的新手,有的时候不是那么的信任传统的诊断方式。比如,娃出生的时候,黄疸15指标内,医院还用扼黄茵,没多久,扼黄茵注射就被禁用;五个月感冒,医生开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没过几个月,又被爆出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作为普通感冒药;蒲蓝地口服液也是医生都特别爱开的感冒神药,前不久被禁。
怎么又好像流口水比较多?难道是长牙发热吗?记得还又两颗牙齿没用长的。为了核实,口腔一探,上排牙齿确实只长了8颗,还有两颗待长,不过,意外又发现上方咽喉怎么有两个红点?
“疱疹性咽峡炎”这个词第一反应到了我的脑海里,之前在妈妈群里听过好几个宝妈说自己娃中招,难道我们这也是?如果是,这也是个自限性的疾病,没用什么特效药,如果高烧适当给与退烧药,日常要勤洗手,消毒,病程估计持续1周左右,我又陷入纠结。立马网上问诊,平安好医生app真是良心。根据描述症状和图片,网上医生也怀疑是疱疹性咽峡炎。
综合高烧情况,我有些犹豫,考虑再看明天情况确定要不要去医院,如果明天温度没用高烧,应该是在好转了,不需要去医院,如果明天还烧起来,就去医院看看。但总归自己不是医生,不敢断定,也害怕耽误。
点子要爸爸给酸奶,爸爸拿了一盒,大力的他还是自己插吸管,看上去都不像个生病的孩子,我一直在给自己找支撑的证据。喝完酸奶,他指着肚子跟爸爸说他不舒服。爸爸当即就决定,去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