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一种过渡状态或中间状态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科普”
火山
我国有尊重科学的传统吗?几乎没有,只是近几十年口头上尊重而已。我国有尊重人文的传统吗?也几乎没有,从开始权力的刻意懿旨和垄断,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微观生活。为什么要重提科普的内容呢?因为这是一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灾难和无知的好方法。
一个发达的有效的社会系统,它应该包容有各种想法,乃至允许有各种的尝试。特别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乃至是工作方式的选择,如果轻易下定义谁对和错,那么中间和过渡状态不存在。教育推手的作用就成为角色固化的一些固定方式,容不得你和我去思考或判断。
有能力的人只能成为外围,没能力的人成为固化的结构者。似乎这样的事情在天然的树木上也是那样,树皮粗糙抵御外界的渗透,树皮下覆盖的形成层,却是树皮不断更新的来源。不要忘记形成层是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那么我们的教育能够承担这种不断分裂的功能吗?能够提供足量的人才,去让社会挑选吗?教育者成为科普者的可能性高吗?如果不是接驳社会需求和认知去理解知识,那么有意义的链接,以及产生的有价值行动和判断会有现实与前瞻的用途吗?如果不能产生用途时,能够维持到可以膨胀和准备的阶段吗?科普的记录,同时也是人对自然认知的历史,这种历史可以相对准确地发现人的意识路线。
当然,是否有最成熟的思维方式呢?我以为是没有的,因为不同的组合与运用情形不同,衍生的社会表达方式以及应用都是不一样的。看起来这个和社会环境与现实有莫大的关系,其实真正的关系是意识和信任,以及敢于去体验和尝试,将自己、自我平衡下来。我欣赏一些个性的探索和迸发,更加欣赏一直的心理、心灵活性。这个和那些理论的必然无关,这和人对事物的追逐形式有关;不论谁精彩与不精彩,只要我们自己活得有设定的质量,我们就已经相对妥当了。
没有最好,只有自己的安住处所,毕竟抬进去的只是一种幻影,一种一厢情愿的幻影而已。科学探索的历史画卷,再加上地球生命进化的进程演变,这些都给了足够的链接基因式解读。
这些解读的好处就是,原来生机处处有,只有愿意和不愿意的区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