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出版社
(附录: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传记作品,尼采以自嘲的态度,用彼拉多指着十字架上的耶稣所说的话来作为他自传的名称。)
吾毕生唯喜读以血书之者。
(尼采一生以血书之,写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的系谱》等优秀的作品。所以他也喜欢读以血书之者书。这是一种对理想的发自内心的表达。他很多时候都受病痛的折磨,连个稳定工作都没有,但正是这种外在的苦痛,成就了他非凡的成就。尼采的一生是充满激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给人类送来理性之光为己任,孜孜不倦,奋笔疾书。)
目录
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
为什么我如此聪明
为什么我比别人知道的多?换句话说,为什么我这么聪明?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不是真正问题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
某些失败过的东西,正因为它已经失败,所以更应该加以尊敬,这更能符合我的道德观。
(从尼采的著作中明白,他是反宗教、反道德以及反对一切形式的崇拜的。反对一切,希望破坏一切,然后对一切重新估值。在他看来,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尼采对基督教和上帝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上帝、灵魂不朽、拯救、来世,这些都只是观念,我一点也不注意这些观念,也从来没有对这些观念浪费过我的时间,甚至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大声呼喊“上帝已死”,希望唤醒沉睡中的人们,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宗教的迷雾,重新认识理性之光,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重视今生和日常生活的幸福。而不是像宗教中宣传的寻找来生和天堂。尼采反对的道德,是宗教式的道德,在这种道德的束缚下,人们不敢追求现实的幸福。)
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秀的书
为什么我是命运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尼采特别自信,认为自己聪明、有智慧和优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因为尼采一生不得志,所著的书同时代的人也不理解,所以尼采说自己生的太早了。在一般人看来,如果自己的才能不被社会认可,很可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或自己需要调整努力方向。尼采则不同,他认为社会不理解他是社会和别人的问题,甚至还认为如果理解他书中内容所说,那就是一个人一生中对自己最大的奖励。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尼采是天真的,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一般人看来,自己学优秀,越要保持谦虚和低调,而尼采在这方面却没有任何表现,反而还把自己比喻成太阳。这样势必会引起同时代人的嫉妒。人们往往会嫉妒表现的比自己优秀的人,而会支持那些假装低调的人。尼采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伪装。他怎么想就怎么说,他希望给世人智慧和启迪,却不被接受。所以尼采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也造就了尼采更加辉煌的成就,不被世俗污染,不怕别人讥笑,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尼采也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尼采看来,智慧和聪明是有区别的。具体有什么区别?)
一个人只能认识经验已经给他指出的得到印证的那些东西。让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看。假定一本书只谈到那些完全属于我们一般知识,甚至特殊知识领域之外的经验,假定它是许多全新经验的第一次表现,在这个情形下,它所包含的东西,根本就不会真正为我们所领会,同时,由于听觉上的欺瞒,人们会假定,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听到什么东西,就是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听。
我觉得,接受我著作中的一本书,那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自己的一种最高荣誉。有一次,施泰因博士坦白地埋怨说,他对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一个字也不了解。我对他说,这正是应有的现象,能够了解那本书中的六句话,也就是说,在生命中体验他们,会把一个人提升到一个比“现代人”在人类中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些人是出生的太早了。
()
尼采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评价:这本书不但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书,是真正属于高山空气的书,一切现象,人类都是躺在它足下的一个难以估计的遥远地方,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像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任何盛器放下去无不满载而归。
你们还没有找寻到你们自己,然而,你们发现了我。所有的信仰者都是如此,所以,一切信仰者都微不足道。
现在,我要命令你们,丢开我去寻找你们自己,只有当你们都排斥我时,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
(一般人生病时会心情低落,万念俱灰。尼采却正好相反,“在七十二小时的头疼和剧烈头晕所引起的痛苦中,我却具有理智上的极度清醒,然后在冷静的状态下,我想出了许多东西,可是在我较为健康的时候,反而不够细腻,不够冷静来获得这些东西去。”)
我在以后几年的工作,尽可能清楚地规划。既然我一生中积极部分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该轮到消极部分的工作了,这消极部分的工作就是在文字上和行动上从事否定的工作,对以往一切价值的重新估价,一次伟大的战争最后唤起具有决定意义的日子。
(尼采是反对崇拜和信仰的,在他看来,“没有比圣者更为虚伪的人”,他本人也不愿意被认为是圣人,他说,“我不希望做一个圣者,我宁愿做一个粗鲁笨拙而无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