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楚灵王与右尹讨论了楚国的形式和发展展望。
这天工尹(官名)路前来朝见,曰:”君王的命令要破玉圭来做鏚柄,此时请楚王斟酌。”楚王起身前去查看。
随从析父对子革曰:大人,你是楚国的肱骨之臣!今天你与楚王的对话,好像是一味的附和他,我们国家将怎么办呢?”
子革曰:”我已做好准备,带君王出来,我就会像快刀斩麻一般斩断他的错误想法。”
楚王从制玉坊出来,又与子革交谈。左史(官名)倚相趋步而过。楚灵王曰:”他是个好史官啊!你要善待他。他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个人才!”
子革对曰:”我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野心勃勃,巡游九州,欲要车辙遍布九州大地。祭官谋父作《祈招》之诗,来劝阻周穆王的野心,周穆王因此得以善终于衹宫。我问他这首诗,他不知道。若问更早先的事情,他能知道吗?”
王曰:你知道吗?
对曰:知道啊。这首诗是这么说的:《祈招》平和安详,彰显有德者的声音。对照君王你的威仪,如玉如金。爱护人民,而无有饱醉私欲之心。”
楚灵王起身拜别子革,返回宫中,献膳不食,夜寝不寐好几天,终是没有断了自己狂妄的欲念,以到第二年遭遇内乱祸殃,自缢于乾溪。
孔子曰:自古有书云:”克己复礼,就是仁义。真的相信了!楚灵王若能做到’克己复礼’,这么可能还会有乾溪之难?”
心得:1.克己复礼——在此指君王要克制自己的野心和私欲,去履行自己‘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的职责。那么君可安,民可乐,国可强。——仁政。
2.子革为何与楚王对话是会‘与王言如响’?为什么会一味附和呢?
3.人的膨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外在物质的奢求。
4.从《祈招》来看,统治者已在宣扬阶层的固化,让人们要安分守己,不可妄为。——克己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