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各大新闻媒体上,一则心痛的消息占据头条:四川泸县15岁女孩,被逼学习钢琴患上抑郁症,从25层楼跳下当场身亡。拼命去接她的父亲被砸成重伤,因抢救无效死亡。
父亲的爱如山似海,催人泪下,却挽不回女儿的生命。15岁啊,本该快乐的在阳光下成长,她选择了纵身一跃像鸟一样飞翔!
她挣脱了禁锢,得到了自由,得到了解脱。却给活着的人们带来悲伤和困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而每年约百万人因抑郁而死!
触目惊心的数字,承载着一颗颗鲜活的生命。这是怎么了?人类向文明迈进的过程,应该是越来越强大才是。
生命如此的宝贵,孩子就这样轻易的放弃。父母拼尽全力来爱,他们却狠心的选择离开。
家长痛苦的呼喊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你想表达的爱,孩子从来没有感知到!
去年秋季,全市举办的义务教育讲座,我和老公带着女儿报名参加。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开场互动。
讲师问家长你们爱你们的孩子吗?家长们回答爱,那声音震耳欲聋,在整个少年宫演播大厅轰鸣。讲师又问孩子们你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了吗?孩子们的回答却令家长们震惊:没有!
女儿紧紧拉着我和老公的手,微笑着轻轻的说我感受到了。那一刻,我很感动,得到女儿的认可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和老公默契的回应了女儿,紧紧握着她的小手。
看到可怕的新闻,有些家长被吓坏了。误认为放弃成龙成凤的期待,就是爱的表现。无奈的说句不管了,只要孩子健康的活着就行了。
要我说,教育的路上由不得胆怯消极的思想。因为这样,只会使青春期没有太多自律的孩子,生活学习中附带更多散漫的态度。
也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心里设置一堵厚厚的墙。孩子长大后,不适应社会的节奏,不敢在激烈的竞争中角逐,心理脆弱、害怕压力、恐惧失败,甚至厌世。
《悲伤逆流成河》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晦暗,你不强大就会被无情的海浪吞没。
还有的家长采取异常冷漠,或过犹不及的极端教育方式。由于家长自身生活的压力无法排解,就忽略屏蔽孩子的心理情绪。
导致孩子仇视家庭,反社会情节严重。前段时间的“小白船”“拍一拍”的梗,《坏小孩》被改编成电影,以流血的方式向社会呼吁爱,别把孩子逼上绝路。
很多家长由于方法不当,与孩子沟通势如水火。结果是鸡飞狗跳,令人烦恼。这些负面的情绪,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如影随形,伴随孩子的一生。
那到底要怎么办?这是无数家长的困扰。
一个孩子培养成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不用我说,为人父母自然明了。孩子的教育,与家长的心酸血泪捆绑,早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孩子的到来给家长带来幸福喜悦,最后却在教育之路上迷失方向,双双受伤。
孩子的教育到底还有多少坎坷要走?
依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是因为家长在教育时,不自觉中将是非成败,名誉输赢渲染得太重。这就像天天在讲恐怖故事,孩子在成长中耳濡目染,三观慢慢养成,也就很难保持淡定之心了。
记得95年版的《神雕侠侣》,小龙女一句台词说得好:输了就是输了,还能怎样?
对嘛,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一场游戏,或切磋棋艺那么轻松。
怎样才能让孩子处事练达心态平和呢?
首先请家长记住这个公开的秘密:你的孩子终将要走进社会大熔炉。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披荆斩棘勇于挑战自己。任它阳光灿烂,还是风雨雷电,都能保持淡定良好的心态,这就是优秀!
这个秘密不要对孩子说,家长心里有数就好。因为谜底不应该开始就被揭晓,答案需要孩子自己寻找。
从小开始,就给孩子一片宽松自由的土壤,来培养心灵的沃野。让他在自己的精神草原上任意的奔跑玩耍。
家长只需要观察引导。
不要烦恼孩子哭闹,发脾气,这是他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孩子体内的能量就像一座随时喷发的火山,需要将躁动释放,而且是越早越好。
如果用所谓文明的方式强行压制,就会堵塞出口。磨灭孩子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力的开发。严重的会抑郁,甚至丧失生存意志。
孩子好奇的萌芽,就是教育的开始。
这就需要很多适合幼儿的书籍,尤其是绘本的辅助非常重要。
我的孩子在五岁之前,都没有急着送去幼儿园。因为我与老公把本地出名的私立和机关幼儿园走访了一遍。最后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教育也不错。因为我给自己打工,自身条件不受限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常看到很多小孩上学哭闹,然后上火,生病,感冒发烧,请假旷课,再恶性循环几次才能适应。
这在我和老公看来,这种入学方式多少有些残忍。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抓心挠肝的煎熬。
所以我冒昧的认为,这是因为社会上班族时间因素,不能陪伴孩子才诞生的一种幼教体制。
当然,很多人也会说,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我的时间相对自由,可以不必遵守的。
高中时代,有位男生对我说,他宁可打针吃药也不想上学。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
所以,我要让孩子自己主动,快快乐乐的走进校门,将来才会避免隐患。
虽然我没有高深的学问,但对待孩子我有足够的耐心。
作为母亲,我有一套歪理邪说。孩子是用来哄的,哄就要沾点骗,而骗就是与调皮的小可爱们斗智斗勇的过程,绝对不可以被他们打败呦。
反复尝试后,我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效果最佳。孩子玩耍时,我学习苏洵老先生,躲在角落里看书。等他们开始来捣乱时,就故意把绘本藏起来,然后他们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与我“战斗”,经过一番激战小家伙们获胜啦。
利用孩子对宝贝的好奇心,我给他们读了上百本的绘本和童话故事。
其中青蛙弗洛格和小猪佩奇系列,因为喜欢读了至少三十遍。孩子们通过阅读,懂得了许多生活常识和道理,我们交流非常愉快。
为了避免他看动画片,导致思维固化,我们一家人每天晚饭后,都去户外散步。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不走宽敞大路,偏偏喜欢坑坑洼洼的鹅卵石小道。我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高度再去观赏,看到了那些破土而出的小草,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它们五颜六色,交头接耳的在说悄悄话呢。
周末安排时间去郊游。蓝蓝的天,碧绿的草,潺潺的小溪,缤纷的花朵,白白的雪尽在大自然的怀抱。
下过大雨,孩子们学习小猪佩奇,去水泡里跳泥坑。老公带着他们在体育馆跑步,踢球。孩子们不怕脏不怕累,回到家模仿小象吹泡泡的方式洗澡,然后上床睡觉。
孩子们有时会在玩耍时打架,不要急着评判对错,只要很自然的向他们表示这很正常。
比如一双再普通不过的小鞋子,你穿我也想穿,争来争去它就成了人人想拥有的“武功秘籍”。
鲶鱼效应可以让孩子的世界躁起来。不要喝止潜在的掠夺带给他们的新奇,这比规定的文明更有意义。
孩子的成长史就如同人类的发展史。让他们遵循原始到文明的过渡,感受第一次生存的力量,让孩子知道人活着,需要强健的体魄,这样会让他们更有自信心。
孩子们为了在游戏中取胜,开心的跟着我去了跆拳道馆,每周两节课。
就像原始的人类,会对未知的大自然充满敬畏。刚开始孩子有些胆怯、拘谨,对幼教馆的环境感到陌生,不太适应。
好巧不巧,一个小女孩哭着不肯进去。她一直往妈妈的怀里钻,索要抱抱,但被妈妈一遍又一遍的拒绝。
被妈妈一次次推开,小女孩像一株孤零零的小草。她仰着小脸说妈妈我害怕,但妈妈语气生硬,冷冷的勒令女孩不许哭。
妈妈开始和女孩讲道理:“你四岁了,什么听不懂啊?我很忙很累的,还要送你来上课。你应该坚强,坚强!明白吗?”
孩子忍着哭泣,委屈的说明白了。但她粉嫩的小脸上还挂满泪珠,像闪烁的星星。
好厉害的孩子!我都不明白,她才四岁就听明白了?小小的年纪乖得好似提线木偶。
气氛特别容易被感染,孩子们一看小女孩这般痛苦,也立刻想打退堂鼓。
我受不了啦,冒着被美女嫌弃的风险走过去,与那位妈妈尬聊。
一番礼貌寒暄过后,算是认识了。我建议她抱抱自己的小孩儿,她不好意思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便同意了。
然后我们聊重点,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走进训练场地?
按规定,家长只能坐在大厅看监控。但我试着与教练沟通,让新来的宝宝们牵着爸爸或妈妈的手,一起进入训练场地上课。不是用语言,用行动向他们展示这是一项多么快乐的运动。
这样做孩子们不会哭闹,也能很快适应环境。教练觉得可以试一试便同意了,家长们也很开心。
慢慢的孩子们从一会喝水,一会抱抱,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小英雄。我们家长就坐在角落观看,给孩子们鼓掌加油。
两个星期后,孩子们熟悉了环境,很快融入了大集体训练。
孩子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更容易理解,明白,表达。然后才会乐观积极向上,身心健康,思维明亮。
爱的教育,这条路看起来漫长,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细心的观察,认真的引领,孩子一定会比你期待的还棒!
幼儿园是孩子自己主动要去的。
当看到小朋友去了幼儿园,也吵着要进去瞧一瞧。
这一瞧就喜欢上了。孩子说这幼儿园和童话故事里讲的一样,有趣极了。
爱的教育,好比树上的苹果。首先你要指给孩子那里真的有一颗苹果,还要通过视觉的光滑圆润,味觉的酸甜可口,听觉的清脆舒爽,向孩子表达那颗苹果值得采摘。最后你要和他一起耐心等待,再探讨如何摘下这颗成熟的果实。
青蛙弗洛格系列之《鸟儿在歌唱》告诉我们,在爱的教育里让快乐先行,我们就会明白生命的宝贵。
坚强从来不需要“应该”二字来诠释,因为“应该”成就不了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也许会事与愿违。
在一路曲曲折折的泥土中撒下爱的种子。阳光雨露一样不缺,早就生根发芽成长为遮风挡雨的大树,如此收获的才是真正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