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来我参加了很多打卡社群和各种各样的训练营,有写作的、有时间管理的还有督促早起打卡的。可是说句实话,过了一段时间很多训练营的内容我已经不再做了。
比如写作我参加了白教主写作训练营的初级和中级班,当然我在这个训练营学习到了很多写作技巧还认识很多爱写作的小伙伴,那段时间我因为交了钱基本上每天坚持写并且打卡。所以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成长的,我错误地以为我养成了每天写字的习惯。
可是这个月我却因为换工作等原因把这个所谓的习惯中断了,虽然没有做,可是很多时候我都陷入深深地自责中,我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懂时间管理所造成的。所以我又恶性循环参加或者去学习怎么去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可是一样的结果,我学到的所有方法只在某一段时间奏效。
还有早起我总是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写文章是因为没有时间造成的,所以我天天嚷嚷我要早起,我要四点起床,为此我还专门加入一个四点起床的打卡群,可是一样的结果,很多时候我并没有按时起床,而且我也罚了很多钱,可是依然没有效果。
很多时候我在想难道我真的养不成这些习惯吗?可是有时候我却又能做到,一直以来都流行一种说话,21天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可是我半年的实践感受表明21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我都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海比特训练营第三天的课程我才明白了根本所在,我一直想用打卡的方法去养成一种习惯,可是这种习惯只是看起来像习惯的样子而已,它只是看起来像习惯,而却不是习惯。它有它自己的名字,叫做习惯化。所以很多人和我一样根本没有搞清楚我们的问题本质,也没有明确好概念,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养成习惯特别困难,有时候跟别人沟通也感觉特别困难,因为没有明确概念,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根本就是鸡同鸭讲。
海比特训练营第三天主要内容是:习惯分清层次,养成更加轻松。
表里一致
刚开始听课的时候我对表里一致不是很明白,听到最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我也不清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希望有小伙伴能跟我一起交流这个问题。
我之前参加的那些打卡社群只是目的是养成一个习惯,可是到最后我基本上就是为了打卡而打卡,而忘了我养成这个习惯的最终目的,所以一旦没有人来监督,我就无法再去坚持做下去,所以我根本没法养成那个习惯。
明确习惯的层次
易仁永澄老师在第二天的讲课中提到习惯的定义:习惯是有效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
那么现在你所说的习惯,是习惯还是习惯化,21天真的能养成一个习惯吗?比如下面的习惯每个月去旅行,21天真心养成不了。所以老师给了我们下面的思考。
还讲了习惯的分类:
元习惯,也可以叫做核习惯。它是对一个人的素养、才干品质的描述。元习惯非常重要,它支撑着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除非是特别重大意外事件而有所改变,基本是随着你的成长而成长,提升,固化,形成一种处事方式(思维习惯)。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解彼,协作增效,不断更新)还有老师讲的个人成长的六大元习惯(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都属于元规范。
表层习惯。它是某个个体在一个阶段中通过持续行动、训练而让自己产生具有一定惯性的行为方式。根据阶段的不同,表层习惯可能会被强化或者取消。
在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写榜样的优点时我发现我写的都是榜样的元习惯,所以我们心目中的那些榜样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做到很好,因为他们养成了自律,积极主动等元习惯,而这些元习惯 跟随这他们一直成长。
所以现在的我们如果想成长,首先要厘清自己想养成什么样的元习惯,哪怕是花上一到两年甚至更长,也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这些习惯会跟随你的一生,伴随你成长。
在最后我送上第三节课的模板和话术,(模板地址 | http://pan.baidu.com/s/1kV8lHlH 密码: m3hi)有需要的小伙伴自己按照话术在模板上填写,假如你突然发现自己的核心习惯不是元习惯,也可以对自己的表格内容随时进行修改,因为老师说过我们的训练营就是让我们一步步成长,我也是把自己的作业中的核心习惯进行修改,改成了“自律”。
我已经把我的话术和模板发给我的闺蜜,虽然她没有交作业,但是她说我的分享让她对习惯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这也是我在践行利他主义这一核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