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这本书给人一种反常识的感觉,样样稀松怎么还能成为赢家呢?这本书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就是这样一个实践者,他最知名的身份是美国热门漫画《呆伯特》的作者。此外,他还是一位职业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
作为漫画家,亚当斯的画画水平其实并不好;作为演说家,他在社交场合也不怎么打眼,不是人群中最有趣的那个;身为作家,他的写作能力也不是特别好。但无疑他属于获得成功的那类人。究竟有什么原理在其中呢?亚当斯在书中介绍了他获得个人成功的思考和方法。
1.目标属于失败者,系统才属于成功者。
我们会觉得,目标能激励人不断努力,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但在亚当斯看来,情况恰好相反,目标不是为成功者准备的,而是为失败者准备的。目标是一个具体的目的,你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实现它,也有可能无法实现它,比如:减肥。目标导向的人们最多不过是处在持续的、成功前的失败状态中,如果不能成功,则处在永久的失败中。
有时候,具体的目标能为我们指定前进的方向,但也会让人看不到其他前方的其他路径。大多数成功者追求的都是系统,而不是目标。比如,很多个人投资者买股票的理由是,希望股票能在第二年增长20%,这是目标导向。而股神巴菲特则是系统导向,他会购买那些估值被低估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巴菲特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赢家,而目标导向的个人投资者得到的回报,通常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目标是为失败者准备的,系统是为成功者准备的。一个目标就像一场有终点的比赛,到最后,往往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而系统没有最后期限,也没有所谓的成功失败,你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觉就会很好,做事时能量满满,总有一天这个系统会让你获得进步,更加幸福。
2.提前做准备,为运气的到来扫清障碍。
亚当斯也无法确定,自己获得成功主要靠的是天赋、运气还是努力,但他一直都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管理机会的策略,让运气更容易垂青自己。他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运气离自己更近一点。他的方式,不是拉近自己和运气之间的距离,而是提前做准备,为运气的到来扫清障碍。这样才有可能把实现个人成功这件事的概率,从低变高。我们可以把障碍分为三类: 存活障碍、时间障碍和竞争障碍。
存活障碍是指在你所从事的行业里,这个行业的生命线要足够长,假如一项事业的生命线太短,运气来了也爱莫能助。假如一份工作需要你出卖大量时间,又不能给你带来光明的前途,这样的工作就是职业陷阱。
时间障碍是指有限的时间内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假如一周工作40个小时,大部分人都只够做好一份工作,亚当斯却能同时从事漫画家、作家、企业家这三种职业,如何解决时间障碍呢?亚当斯的秘诀是简单化。习惯用简单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人,称为简化者。
简化者喜欢用简单的方式完成任务。简单化的反面是优化,优化者总会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但亚当斯总是偏向于简单化,而不是优化。最重要原因是简单化能为自己腾出时间。这种简单化给他带来的回报很丰厚,他有时间去写书,去做一些有趣的其他项目、去投资,还能享受生活。
不管多么优秀的人,都会在竞争的时候意识到,跟自己水平相当的人非常多。我们如果想要缩小竞争范围,作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控制自我意识。面对一些难题或者艰难的挑战,很多人都会仅仅因为害怕尴尬出丑就望而却步。如果这时你能够运用策略,克服尴尬,那你就能有效地缩小竞争范围。
3.每获得一项技能,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一倍。
跟只会一种技能相比,多掌握一些技能会明显提高成功的概率。亚当斯在书中直接给出了一个成功公式:你每获得一项技能,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一倍。他还说, 获得一项技能,不是要你达到多么出色的水平,良好的程度就足够了。
这个成功公式的重点并不在于它精不精准,而是在于它能引导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当一个人具备了多项技能,这些技能叠加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事业成功的概率也会明显提高。而当你掌握的技能越多,对不同领域的知识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学会新的东西,就像亚当斯所说,“你学习到的所有东西都会成为你理解其他事物的捷径。”
晨星写于2021年4月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