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有很多同学因发挥不正常,达不到预期期望的成绩,会感觉痛苦,拒绝向外透露成绩,这是源于一种羞耻感或内疚感的产生。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因此,当孩子感觉高考不如意时,让他自己静静的呆一会儿,让家长也静静地呆一会儿,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
我想起我1990年第一年高考时,我刚到高中中专分数线,而我的闺蜜低我2分没考上,原本亲密无间的我俩之间出现了裂痕,我的闺蜜不再找我玩,看来当时她产生了一种羞耻感,不愿意见我及其他人。后来分数线提了,我落榜了,我俩一样了,我迫不及待告诉她,她的羞耻感没有了,我俩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第二年高考后,我俩都上了本科,但我正好到本科线,比她低18分,我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幸亏那时知道我俩考多少分的人不多,人确实是怕比较的。
在我回校复课那年,去约一个没考上的好朋友一同复课,不知是何原因,她没有复课。当我们第二年考上后,听说她得了某种病,有可能是一份巨大的对内对外攻击、后悔,引发她的内疚、羞耻感,长期的心理冲突、情绪压抑,导致了疾病,令人放心的是后来及时治愈了。
家长在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也经常用内疚感、羞耻感去推动孩子。比如,看到孩子贪玩,家长会说:“父母辛辛苦苦挣钱养你、供你上学,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呀?”这是用内疚感在推动孩子。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绩时,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小明考得那么好,你才考了这么点,你丢不丢人?”这是用羞耻感在推动。家长无意中用内疚、羞耻感去推动孩子时,便给孩子种下了内疚、羞耻的种子。当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孩子会经常感受到一份内疚、羞耻的感觉,引发内心的痛苦,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用负向的感觉推动,多用积极正向的力量推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