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1950年8月25日在日本上映。导演是日本最著名的导演:黑泽明。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作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樵夫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三字经》开篇有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后来因为学习的东西不同,有人逐渐走向了罪恶。
这种说法貌似有些道理,但未免公式化。叶SIR认为,人无时无刻不是善恶同体。
我们看过《低俗小说》里在的那些枪手,他们在对待目标时,简直就是邪神附体,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但对待朋友,又充满了和蔼可亲,无比的忍耐。
《罗门生》展示了人性灰暗的一面。
当灾祸袭来,人本能的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局面。
几个角色都从自己利益的角度来还原案件真相。或许在记忆里,那就是他们记得的真相。
当一个人不断暗示自己某种假相是真相时,超过了一定次数,在他的脑海,那就将成为真相。
特别是当人精神状态不好时,假相更容易占领一个人的精神,成为他认为的真相。
如果他认为那就是真相时,而利益也在那一边,他就会调集一切能量,理直气壮地去捍卫那个真相。
所以,人通过语言来向外界展示他那个真相时,其实展示的不是真相或者假相。而是展示的他的利益。
为了利益,一切真相都可以成为假相,而一切假相也可以成为真相。
有点像绕口令,但事实就是如此。
作家史铁生说过一句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
我们看到的历史,大多是历史学家通过文鉴和思考,来制造出来的历史,是他们相信的历史,而历史的真相,并不一定是那个样子。
古代帝王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会让史官按照帝王希望的样子去打造历史。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
谁控制了真相,谁就控制了利益。 至于,那个真相是不是真的真相,并不是最重要的。
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就是这样,关键是魔高还是道高。谁高,谁就致胜。
虽然,善良的人们还是愿意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尽管他们看到的电影最终都是真相大白,那只是导演的无奈之举,他们不敢彰显罪恶,即使恶高一筹,也仍然要找借口让善占上风,强行给观众一个“善“胜利的“真相“。
真相不一定会赢,因为后面的利益关联者的强弱不同。特别是一些相对复杂的真相。
由于能力、技术、资源各方面拥有的不同,强大的一方,就可以提供各种假相的证据,而在这些制造的证据前,真相就会被扭曲。强大的假相就会打败虚弱的真相,成为“真相“。
而处于利益第三方的观众,他们看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只相信他们看到的,而看不到的,他们无法做出判断。
所以,观众也会被强者制造出来的真相牵着走。
所以,只要有利益的地方,特别是大利益的地方,就一定有假的真相。
《罗生门》看似要批判人性复杂,批判这“复杂“比厉鬼还要邪恶。其实,他要说的是,“复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复杂“背后隐藏着的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是一定的,不变的。而人性,是无所谓善恶,是随着客观情况变动的。
比如那个为了贪便宜,偷了杀死武士胸口上匕首的砍柴人,也编造了“真相“。但他最后,还不是领养了弃婴。因为这一时刻,不管是出于内疚,还是善心,他都动了善念,最后转化成行动。
所以,我们在与亲朋好友谈笑风生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利益机制,这一把六亲不认的刀剑,就横在你的头上…….
这就是《罗生门》真正的恐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