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幸福人生》是塞涅卡写给好友吕西里阿的124封信的一个选集。通过写信的方式,塞涅卡向自己的好友阐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哲学思考。全书虽只有四十二篇,却在内容上却十分全面的关照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虽然其中只有极少的篇章明确地提出了“哲学”二字,但事实上每一篇的讨论都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给读者以无限的思考空间。
塞涅卡其人
一句“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让不少中国人知道了塞涅卡的存在,并因为这句话而认为他是一个消极的等待命运安排的人,或者说是“命运的奴隶”。不可否认,作为晚期斯多葛主义的首席代表人物,塞涅卡对命运的虔敬和对上帝的信仰与服从是不言而喻的。但从其一生的经历及其大量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他绝不是一个完全被动地、消极地对命运的安排听之任之的人。对于人生,他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在努力地实践着他的幸福。
就其经历而言,塞涅卡算不得一个幸福的人。他一生身体虚弱,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他因此想到过自杀,但因为担心父亲承受不了失去他的痛苦而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没有自怨自艾,消沉的等待生命的终结,而是在于埃及养病期间,学习了行政管理和财政金融方面的知识,并研究过埃及和印度的地理与人种学,还培养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其政治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从政期间,塞涅卡曾担任过罗马的会计官、元老院元老,以及尼禄幼年时的老师。尼禄继承皇位后,他因常常进言争谏,而日益失宠,晚年退休临泉,闭门谢客,潜心写作。却还是被控参与了企图谋害尼禄、拥戴心底的阴谋而被判处死刑。
塞涅卡的幸福人生
显然,从总体上来看,塞涅卡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上帝并没有因为他虔诚的信仰而让他一生顺利无忧,他的结局更如同一个悲剧一般令人忍不住扼腕叹息。然而,在他与好友来 往的信件里,塞涅卡却始终表现得淡泊坦然。无论讨论的是读书、友谊等这些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在在疾病、衰老及死亡等这样沉重的话题上,他都能表现的认真、从容、淡定。
他谈论阅读,主张要专注,认为在读书方面不能贪多,否则读与不读没有区别。他以饮食为例,“一个接一个地品尝菜的味道,正是胃口不好的体现”。阅读亦是如此,挑选合适自己的书籍,以理解为标准进行深入的阅读。他由此切入,最后牵引到知足与贪婪的讨论,并以伊壁鸠鲁的观点为反例,指出“既然是欢乐,就根本不是穷”,表达出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他谈论宁静,强调人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他说:“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只要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欲望不互相冲突,只要吝啬与奢侈不彼此争夺,外界无论怎样骚乱都是毫无关系的。”因此,即使居住在一家澡堂上面,每天都要面对极为嘈杂的环境,他也依然能够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受外界的影响。而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瓮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这种穿越时空的共鸣,也恰恰体现了人性的共通性。
而在生死的问题上,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强烈的沉重感。像对待生活里其他的事情一样。他说:“我们活着之前和之后,死都是存在的。生前是死,生后也是死。至于究竟是你停止存在了,还是你尚未开始存在,这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两者的结论都是你不存在。”因此,即使当他遭到诬告被判处死刑时,他也没有任何的悲伤。亲人朋友的离去,他也不赞同过分的悲伤。“想念亡友我是感到很甜蜜的,因为我以前同他们一起的时候,就曾怀着我将失去他们的感情,所以现在我失去了他们的时候,也仍然保持着同他们在一起的感情。”毫无疑问,这是我不曾有过的思考角度。所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为他的豁然而感动。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思考方式,让我觉得塞涅卡的一生纵然大起大落,纵然结局令人忍不住唏嘘,但在塞涅卡的视角里,他是幸福的。他服从命运,但并不是被动的等待命运的宣判。对于命运里出现的一切幸与不幸,他都早有准备。所以,他的坦然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奴性心理。虽然,他所主张的与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并不一致,但就如同他自己所承认的那样,他同恶行作斗争,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恶行。而如果我们都能如我们所主张构建的理想社会里的自己那样生活,那么我们也都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