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
1
周末,和先生去逛街,一个场景,让我感触很深: 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前面走着,孩子在吃着冰淇淋,也许是气温高,融化的快,很快,冰淇淋融化,奶油滴到孩子的衣服上,还没等孩子反应过来,家长就边擦衣服,边打小孩的手,边对着孩子骂“小笨蛋,不知道舔快点,就滴到衣服上了。”家长边说边望望旁边的小孩,明显旁边的小孩比自己的孩子大,“你看看其他的小朋友,多能干。”小孩像受了很大委屈,哇哇直哭,家长见状,不仅不去劝,反而还继续骂“再吵,就不要你了!”
面对这样的场景,在哪都能看到,可是,很多的家长老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他们父母所说的“笨蛋”“猪头”。这就是“贴标签效应”。
2
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李践,小时候,有一段像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李践家里很穷,在他8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到外地工作,有一次李践稀里糊涂地就离家出走了,从此沦为一个小乞丐。有一天晚上,他露宿在昆明火车站,两个无聊、想找乐子的小乞丐趁他睡着的时候,用烟头烫他的脚。李践疼醒后,立马起身去追他们,一直追到了火车站广场,他惊恐地发现眼前站着20多个乞丐,其中年纪最大的“头头”大概20多岁。头头对李践说:“咱们做个游戏吧,你叫我们爷爷,如果声音够大,我们就放你走;如果声音不够大,你每叫一次,我们就打你一次。”被逼无奈之下,胆怯的李践只好扯开了嗓门,用尽了浑身力气叫了声“爷爷!”可是迎接他的却是“啪”的一个巴掌……最终,李践被打了100多个巴掌,脸已肿得不成样子了。后来,李践爸爸把他找了回去。
那次经历使原本就不自信的李践变得更加自卑了。“胆怯”“懦弱”和“自卑”成了他性格的全部写照。上高中的时候,李践由于买不起菜,常常从家里带豆瓣酱到学校以省下菜钱,他怕同学嘲笑他穷,所以每次都等别人吃完了再独自去食堂买饭。越穷越自卑,李践的学习成绩很不好,父母对他不抱任何希望。
可见,连一位成功人士,小时候都存在这种贴标签效应。那么他是如何让自己不被贴标签效应所影响的呢?
3
那么,怎么能够正确运用“贴标签效应”呢?主要是撕掉这个不好的标签,重新贴上好的标签。
主要是多表扬孩子,少骂孩子,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
也许,你感觉,为什么很多小孩明明很聪明,对某方面很擅长,却因为某某原因而放弃了,不说其他的,第一条就是心理原因,我的朋友小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数学不好,不仅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到家,还被自己的爸爸妈妈说成是“不成材”的料,朋友一气之下,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没有和我们一起考高中,大学。等我们再相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家美发店的老板。
再问她这件事时,她的回答让我们都惊讶:当年,我只身一人,来到广东,在地铁边坐了一天一夜,是一位发廊老板看我可怜,把我带回她的发廊,让我帮忙,于是,我开始学洗洗头发,剪剪头发,然后是染发……其实,我知道,自己挺笨的,刚开始,什么都做不好,洗头发,会抓的别人哇哇直叫,剪头发,把别人剪成像沼泽地一样的坑坑洼洼……但是,那个李姐,却从来没有指责我,骂过我,而是耐心的告诉我,错在哪,怎么改正。她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所以,我一步一步的学习,后来,学会了这门技术,加盟了李姐的美发店。
4
时下有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这也是“贴标签效应”的真实反映。
“贴标签效应”是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很多人都是利用负面影响,使得很多人都因为“贴标签效应”而越来越差,但是,如果反过来,“贴标签效应”的正面影响,那么,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