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静心而论1158):
初“识”李清照(二)
现当代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评价李清照时,从《三个叛逆的女性》中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中,如卓文君、蔡文姬、武则天、李清照,她们的才力并不亚于男人,而她们之所以能够成人,乃至成为男性以上的人,就是因为她们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她们不是因为才力过人,所以才成为叛逆;是她们成了叛逆,所以才力才有所发展。实际意思是只有叛逆的女性才有勇气冲破闺房的樊笼,在文学的道路上尽力地驰骋,实现自我,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一代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家境优渥,尤其藏书甚多,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可是李清照的事迹在史册上记载极少,只能附骥于他的父亲李格非本传,曾在《宋史.李格非传》中有记载,“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城,自号易安女士。”寥寥数语,就把才华横溢的李清照的身份介绍给世人,后人似乎替她感到委屈;她的作品虽然也不多,却具有“持久的内在生命力”;据说,李清照的作品集早已散佚,现存的作品是后人重编的,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是诗词创作和诗词理论:主要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和《武陵春.春晚》等。
李清照“才情之烂漫,运笔之灵动,生气之灌注,在其少女时期已经头用峥嵘,”特别是她在16岁花季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如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点绛唇》,就是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和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语言清丽、朗朗上口--“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读罢这首词,李清照的羞答答的美少女形象一下跃然纸上。
从李清照的诗词风格中看,她的确具有过人的文学感悟力和创造力,她随不是男性文人,但却入了《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藏书情况及宋代著述情况的变志总目);近代有人把她放在男性词人的群体中观照,对她的评价突破了性别之拘囿,殊属难得;“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出自近代沈曾植的《菌阁琐谈》);“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出自清人李调元《雨村此话》卷三);甚至有人还这样评价她“就天才而言,李清照与诗仙李白相比,毋须多让。”
清人叶燮(xiè]) 在《原诗.内篇》中说到“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意思就是说大致一个人没有才气, 就思考不明白难题; 没有胆识, 就下笔拘谨; 没有见识, 就不知取舍增删; 没有学力, 就不能立一家之言。)而李清照除了具备“才、胆、识、力”这些之外,还多了一个“学”,就是她金石学家的称谓,这些艺术经历为在她的诗词创作中形成纤尘不染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李清照是一位知性才女,爱玩会玩,她喜欢喝酒,一生与酒为伴;喜欢沉浸与大自然,喜欢“打马”(一种闺房雅戏),思想自由,拒绝循规蹈矩,一生中充分发挥她的艺术创造能力,才能是她成为具有思想家风范的传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