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自有主张,即便是荒野的凌乱,我还是选择爱你!

徐志摩说过,人的一生中,至少该有那么一次,为了某一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她爱我,只求在我最好的年华里遇到那个人。

上天如此眷顾徐志摩,真的实现了他对爱的渴求。他在英国剑桥读书时,邂逅了他一生的挚爱——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的爱女林徽因,他惊喜地发现,林家姑娘是那般聪慧伶俐,楚楚动人,才华横溢,从此不可自拔,坠入爱河。

因为这份不期而遇的爱,他不惜和家人断绝联系,和已生有一子的发妻张幼仪离婚。为了林徽因这个美丽又极具艺术感悟力的才女,他写下了诗篇《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没有更好的一首歌可以来形容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了。一面是徐志摩不离不弃的追求,一面是事业和梦想的承载,林徽因理智的选择了从遇见爱的英国不辞而别。

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提醒徐志摩不要再陷在不能得到的爱情的痛苦中,但是徐志摩不为所动,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但是命运最终还是给徐志摩“不得”的结果,林徽因还是选择了梁思成,面对这一结果徐志摩并没有放弃对林徽因那份执着的爱,他深知林徽因是这世上最懂自己,也是这世上自己最爱的女人。

有才华的人总是多情种。林徽因也深知谁才是自己的“风花雪月”。她与徐志摩都嫁娶了他人,却无法阻止他俩在文学诗词上的激情碰撞。已婚的徐志摩常常鼓励林徽因写作诗集,也经常用诗来对心中的这位女神表达和交流。

也许是命运使然,他们的爱情无法善终;也许是命运再一次眷顾徐志摩,让他在林徽因心中永存。

1931年11月徐志摩乘坐 “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但是“济南号”飞机失事了。林徽因悲痛欲绝,把现场捡回的一块飞机残骸挂在自己卧室的床头,这一挂就是一辈子。

徐志摩和林徽因终究拥有了一场没有未来的爱情,甚至世人都不愿承认他们这段围城之外的爱恋叫“爱情”。这份纯洁又永恒的依恋恰是两个人一生创作的源泉。

徐志摩就这样残酷的抛下了林徽因,挥袖而去。只在生前留下了最后一首诗作《你去》,竟也是写给爱人林徽因的: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

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这首诗作明明白白表达了林徽因是他心中不夜的明珠。不,我自有主张,即便是荒野的凌乱,我还是选择爱你!

一个为爱而生的诗人就此划上了人生的终点。

林徽因在很长时间处于痛苦和怀念的感情中,徐志摩去世四年后的一天,林徽因经过徐志摩的家乡,写下了诗作《别丢掉》,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念: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