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多年去新疆,终于成行,飞了四个小时,等茫茫一片戈壁滩渐渐有了或绿或黄的田地,克拉玛依就到了。我们是第一个下飞机的,一踏上这土地,看到像毛毛虫一样的维语标志,我小声喊,新疆,我来了!
克拉玛依是维语“黑油”的意思,是个由油田衍生出的城市,听说市委领导都同时是新疆油田公司的领导。城市只有45万人口,地广人稀,高楼很少,本来想去与宾馆同属克拉玛依区的文化步行街逛逛,但一看距离有一百公里之遥,只好作罢。克拉玛依其地之广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克拉玛依市容干净整洁,因为光照充足,到下午五点看来,还到处白亮亮的。75%左右是汉人,可能因为是移民城市,到处听到标准的普通话,就连长着乌溜溜黑眼睛的维族人,除了互相之间讲维语外,也大都会说普通话。路上汽车不少,因为当地比较富裕,高中档居多,汽车很礼让行人,远远看到我们就能主动停车等候。
这里的天亮得晚,黑的也晚,金秋十月,八点左右才擦黑,据说整个新疆都是早晨九点半才上班,下午七点半才下班,旅行团也是少有的八点起床九点出发,想想就很是惬意。
当地的超市里蔬菜水果品种和内地的一模一样,但葡萄和哈密瓜比内地要甜的多。当地美食我们只吃了一小部分,街上随处有凉皮店,克拉玛依凉皮在当地很有名,白而薄,几斤透明,拌的方法,类似于我们那里拌芥末凉粉,汤宽,油小,清爽可口。百度搜到的榆树林烤肉店里,老板是维族人,陆续来的食客也大都是维族且看起来是常客,店里的红柳羊肉香嫩自不必说,还有一种烤板脆不知是什么,很筋道口感好。西辣蛋拌面是很粗很劲的拉条子拌上西红柿尖椒鸡蛋臊子,满满一大盘。回宾馆路上看到维族小伙卖烤馕的摊子,鼓的扁的大的小的各种形状的馕,有上百个,可惜肚子撑不下了,留待下一站再品尝吧!
像我们俩口子这种好酒之人,到了一地不品尝当地的美酒是不行的,饭店老板推荐了“五五绵柔”,是克拉玛依五五酒厂产的,五种粮食酿造,味道很绵,喝了也不上头,还有新疆当地产的啤酒叫乌苏,外号“夺命大乌苏”,细问才知道,酒瓶子大,酒精度数高(4度),商标wusu四个字母,头朝下看,就是“弄死你们”的开头字母,原来如此,哑然笑笑!
一下午自由活动,走了两万步,回到宾馆休息,已是九点,当地人的晚饭才刚刚开始,我们的一天已经到了尾声。
“果然不一样”,新疆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