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杜月笙,大家都知道他是旧上海的三大亨之一,与另外两位大亨黄金荣、张啸林一起在20世纪前后的上海滩横行霸道良久。
他确实做过很多坏事,如做小混混时偷抢劫掠,发迹后贩毒、聚赌,开勾栏院,甚至曾与外国人相勾结谋利。
但杜月笙之所以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令诸多人对其又爱又恨,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所能得到的待遇。
杜月笙与另外两位大亨,乃至同时期很多流氓头子的区别就是:杜月笙在某些时候也算是尊师重教,在晚年也可称为是爱国兴学之人。
杜月笙出生没两年母亲去世,少年时期父亲也因病逝世,本以为遇见善人,能得继母抚养长大,哪晓得在父亲故后没多久继母也不抵贫寒抛弃了他,在外婆的垂怜之下,杜月笙被接到了舅舅家,但却受尽舅母白眼。为不拖累舅舅与外婆,杜月笙只得浪迹上海。
混混也不是好做的,在混出声色前,都要经历一段被其他混混压迫、欺侮的时光。但杜月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的欺压经历较为短暂。
杜月笙拜在黄金荣门下时,是杜月笙发迹的开端,通过在黄门做事,杜月笙的声势迅速在上海滩崛起,并最终超越黄金荣,将上海三大亨的排序由“黄杜张”扭转为“杜黄张”,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流氓头子。
就是这样的“流氓头子”,在自己声名超过当日的师傅后,在师傅面前还做徒弟样,亲自服务,事以师先,即使面对师傅的刁难,也不会给师傅难堪。丝毫不拿捏自己已比往日师傅声名更加显赫,丝毫不顾及自己已然是一方霸主的尊严脸面。
杜月笙不仅尊师,还十分重教。
杜月笙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瘪三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黑帮大佬后,仿惯例,开帮建社,收徒纳众。与惯例不同的是,他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有诸多要求。
与其他流氓地痞肆意妄为不同的是,杜门中人有诸多讲究,如,穿衣要规整,不可蓬头垢面,行为举止粗俗,杜月笙更是以身作则,终年着长袍,俨然一副学者风范;黄门中人不可滥杀滥抢,劫富可以,欺弱就坚决不允。
杜月笙后期开办恒社,对进社之人有诸多限制,比如必须是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金融、新闻、教育、娱乐、文化等领域不限,但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了解杜月笙生平的人都知道,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因中元节之日出生得名,但其名中字为何会由“生”变“笙”呢?
这还是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手笔。
章太炎根据《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为出处,引经据典为杜月笙改名杜镛,号月笙。
有“平生不识章太炎,访尽名流尽枉然”之架势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为何会给上海滩的土皇帝杜月笙改名呢?一向对流氓地痞嗤之以鼻的清高名流为何会与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黑帮大佬产生关联呢?
起因是章太炎居住在法租界的侄儿,与一位颇有身份背景的人发生房屋纠纷,相持不下请章太炎帮忙。
章太炎虽是名满中华的革命元老与国学大师,但是在只认权势与金钱的上海租界却是无能为力,后经人推荐让求助于法租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杜月笙,章太炎无奈之下只得放下名流学者架子,亲笔去信,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自是万分乐意,不仅竭尽全力为章太炎侄儿排难解纷,还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借口向其报告调解房屋纠纷的经过与结果。章太炎热情接待,两人相见甚欢。杜月笙在临告辞前,还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庄票压于茶几上的一只茶杯底下。既给章太炎送了一笔厚礼,又顾全了章太炎的面子。自此,章太炎对杜月笙既感激又敬佩。
杜月笙为何对章太炎这般热切?
就好比缺钱之人极力证明自己不在乎钱,过得不好的人一定要向众人展示自己过得很好一样,杜月笙出生贫寒,但分外向往高贵。他自知文化修养不够,便竭力与文学名士相交;他自幼无学可上,在有能力后便投资兴建学校;他深谙贫苦的滋味,便乐善好施,请求不拒等等。
待二人逐渐深交之后,章太炎不禁被杜月笙的侠义豪爽所俘虏,不仅引经据典为其改名,还以一代国学大师的身份,为杜月笙修订家谱。
杜月笙得了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珍贵文墨,自是万分欣喜,仿佛自己离真正的文学名流又近了一步。
不管杜月笙最终在爱国兴学之路上走了多远,但无疑,杜月笙晚年是一个以国学修身,以炼字读经为兴趣爱好,并为其能够发扬光大不断做出了努力的人。
我是妍兮,一个有着超多梦想并坚信都能实现的热血女青年。现在每天早六点醒来更文,鼓励鼓励我吧!歪脖笑.g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