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的奇女子
最近特别喜欢听戏曲。而且特别喜欢听女子唱男子的戏,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中国的女子历来受到性别歧视,在社会上都属于底层人物。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能够战胜男人的戏曲角色。她们年轻貌美,身怀绝技,总是可以在那个封建的社会里出人头地,让人刮目相看。然而作为演戏的女子在旧社会里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属于下九流。她们在舞台上出了演女子以外,还扮演男人。新中国成立后,演员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终于能够和普通人一样不再受人歧视。在她们的努力下,戏曲得到了很大的发扬光大。她们之中也出了很多的佼佼者。我最喜欢的是茅威涛和王珮瑜两位。
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串男子。而且都扮相精美,唱功独到。她们在舞台上一颦一笑都能够摄人心魂,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他们身上那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说唱弹跳都是一绝,没有平时的苦练是不行的。
茅威涛是越剧演员,她演过很多出名的戏。我听过《 三跪求书》、《 请姑娘喝下这杯暖肚汤》、《算命》、《浪迹天崖》、《一弯冷月照寒窗》等等。她嗓音清亮,悠扬,吐词清晰,一开口就别有天地。茅威涛扮演的多是才子书生。他们正直而富有才华,却又偏偏命运多舛。他们在世俗的社会里独独前行,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戏里的故事,现实的人生。每一出戏都有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国家的。越剧的腔调本就如泣如诉,每每听到动情处,总让人潸然泪下。我曾告诉孩子说,没有一点历史和语文的底子听戏是听不懂的。它不同于听歌,听歌就是听一首,它没有其它的关联,你知道它的歌词就懂了。听戏则不然,你得了解戏里的人物,人物的社会背景,还有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听《三跪求书》你得知道范容和他的天一阁的渊源,听《浪迹天涯》你得知道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如此种种。而且每一出戏, 都和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一样有主有次,经纬分明,主题清楚。所要表达的要么是主人公的爱国情怀,要么是积极向上的勤学苦读的求学务实的 品格,要么是君子乐贫不贪求不义之财的廉洁的风貌,要么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等等全是正能量,全是经典。可是由于戏曲那种悠扬的慢慢 地唱,现在的年轻人都适应了快的生活节凑,是没有耐心去听一场戏的。打开手机点开茅威涛的歌,听起来,恍惚间你就回到了从前,在细雨微风的江南,在朔风如铁的塞北,在月明星希的夜晚,在朝阳初升的清晨有那么一位翩翩公子,踱着方步,要着折扇就那么款款而来。一瞬间你就陶醉了······
王珮瑜是个京剧演员。因为唱功好的缘故,业内人都喊她为瑜老板。这可是京剧里最高的荣誉了。和梅兰芳大家喊他作梅老板一样。她身形瘦小,但并不影响她所塑造的男子汉的形象。她的戏我听过《空城计》《秦琼卖马》 《三家店》。王珮瑜饰演的多是武将,作为一个女子硬是把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场表现得大气磅礴。戏曲不同于电影和电视剧,戏曲没有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么多的道具,也不需要那么的花费。一般在舞台上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演员就可以开唱了。这也需要观众配合去想象。演员在台上一个动作你就知道他是在干啥。他推门,开窗,出门,关门,相互厮打,奔跑,骑马,吃饭······这都不需要道具的,要的只是演员的让人一看就懂的动作和他们唱出来的词,这很需要一套扎实的基本功。戏曲演员的眼睛是流光溢彩的,是灵动的。他们饰演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或悲哀,或高兴,或平静·······他们就那么一瞥你就轻轻地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了,随着人物的喜而喜,悲而悲。王珮瑜唱的有几出戏里的人物都是家喻户晓的,如诸葛亮,秦琼。她的嗓音没有茅威涛那么清亮,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沙沙的,比较沉稳的音色,这反倒听起来有一股男人的味道。打开手机,点开王珮瑜的歌,你会感觉到落日的余晖中,一员猛将骑着他心爱的战马,由远及近慢慢地慢慢地走过来,或者是万鼓齐鸣的战场上两军对峙的方阵前,穿着铠甲的勇士挥舞着兵器昂扬着······特别是《秦琼卖马》那一段听了你会升起一种和末路的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
戏台上演男子的演员还有很多,她们都和茅威涛和王珮瑜一样。在生活中她们是风姿卓绝的俏佳人,在舞台上她们是伟岸英武的大丈夫。我只想说一句,原来一旦女人帅起来,还真没有男人啥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