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没有目标,没有方法,甚至没有学习的动力。
1.缺乏恒定、清晰的奋斗目标
当问到高考目标时,很多同学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回答:“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笼统、泛化、模糊的高考目标,对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并不大。
高三复习“任重而道远”,尤其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2. 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规划,“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的复习目标,时间安排也不合理,缺乏弹性和机动性。如果说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那么自己的小计划便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勺喂”也要喂好。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规划的思路:学习计划要有系统性,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首先制订一个长远目标,比如高考想考哪所院校,去这个学校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再把长远目标拆分成短期计划,比如每次考试应该提高多少分;最后制订平日计划,比如找到哪些科目是自己的弱科、哪些知识点是自己的弱项,为了克服这些,要做哪些题去提高,从而分摊到每一天去完成。
3. 听课不爱记笔记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当时记下了,但是过段时间后往往很容易忘记。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在复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记忆,有时候在课堂上听懂了,课下换了思路,再看到同样的知识点发现又不会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可以帮助自己记忆重要知识点,帮助自己分清哪些是自己完全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巩固的,这样在课后复习的时候才会更有针对性。
4. 做题时习惯翻阅参考资料
有些同学做题时不喜欢深入思考,碰到难题就翻参考资料甚至直接看答案——数学,忘了公式看一眼资料;英语,忘了语法看一眼资料……最后总是要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然而,下回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依赖参考资料或答案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当然,刚开始的时候难免不能记住所有知识点,可以翻翻书以加深印象,最后逐渐做到“闭卷”答题。
5. 只顾埋头“刷题”,没有自主思考
很多同学在高三时一味“刷题”,却很少进行思考分析,没有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考试时遇到自己会做的题,就能得心应手;遇到不会做的题,却不会融会贯通,从而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遗缺等反馈错源的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无用功。
6. 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到了高三,很多同学容易变得心浮气躁,忽视基础,期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在复习时,一会儿翻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上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这些都是“蜻蜓点水”似的做法,很难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的。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吃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7. 自我设限,缺乏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分钟热度、没有恒心是同学们在复习中常犯的通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毫无起色,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
建议大家每天用自我想象、自我暗示、自我谈话、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等多种激励方法,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激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使自己每时每刻都处于心静如水又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中。一个人潜在的学习能力是无法想象的,哪怕是平时激发出一点点,也能迅速优化自己的学习状态。